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6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流程题(共1题)

1.
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主要成分炭。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示意图如下: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
(4)含硫化合物洗液经过提炼后,可用来制硫酸,过程是:含硫化合物氧化得到SO2,SO2进一步氧化得到X,X与水反应得到H2SO4,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从“绿色”的角度分析,“煤的汽化和煤的液化”生产的优点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石灰石常见的矿产之一。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所含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取来了10克的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80 g,平均分成4份,依次加入进行4次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矿石样品质量/g
10
10
10
10
稀盐酸质量/g
20
40
60
80
生成CO2的质量/g
0.88
1.76
2.2
m
 
(1)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
(2)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2  H2O ;乙 CO  H2O;
丙 NH3 CO2  H2O;丁 CO2  CO  H2O 。
你认为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实验中用纯净的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3)请写出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简答题(共1题)

4.
写出下列方程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铁丝燃烧_________________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的反应___________

5.推断题(共1题)

5.
有三种无色气体A、B、C和两种黑色粉末D、E。己知在一定条件下,上述物质间有如下转化关系:(1)A+C→B;(2)B+D→A;(3)D+E→B+Cu。加热暗紫色固体能生成C。试确定A和E两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写出(2)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6.单选题(共14题)

6.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克)
15
3
16
10
反应后质量(克)
待测
3
8
25
 
A.物质B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若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则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D.待测值为22
7.
下列四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冰水混合物B.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碳
C.自然水、啤酒D.五氧化二磷、洁净的空气
8.
下列对微观粒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9.
下图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元素原子序数为81
B. 此元素的符号为Tl
C. 此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此原子的质量为204.4g
10.
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有关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乙酸是由2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D.乙酸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是2:4:2
11.
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4
1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13.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酱油和食醋——闻气味B.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澄清的石灰水
C.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D.CO和CO2 —灼热的氧化铜
1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古代字画能保存至今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C.玻璃刀头镶上金刚石,可以用来裁玻璃。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气体,复燃,则该气体一定是氧气。
15.
下列变化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B.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干冰升华D.石灰水变浑浊
16.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颜色变成(  )
A.红色B.紫色C.蓝色D.黄色
17.
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④收集气体;⑤向广口瓶放入小块的大理石。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A.②③⑤①④B.①②③⑤④C.③②①⑤④D.③②⑤①④
18.
CO2气体排放过多会造成地球温度升高,引起许多生态问题,1997年联合国各成员国就如何减少CO2等的排放达成一项《京都议定书》,但作为世界最大的CO2排放国的美国却拒不执行,这是对世界环保事业最大破坏,下列措施不利于控制CO2排放的是
A.鼓励家庭购买轿车,减轻公共交通的压力
B.积极开发氢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
C.在安全可靠前提下,提高核电在电力生产中的份额
D.积极开展植物绿化活动,建立绿色家园
19.
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样   B. 加料 C. 加热   D. 熄灭

7.选择题(共1题)

20.

 喜欢上网的毛毛参加了某新闻网组织的“抵制网络谣言,文明上网”的活动,下面是他在活动中收集的部分材料。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8.填空题(共2题)

21.
选择相应物质填空:活性炭、干冰、肥皂水、氧气、金刚石
(1)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2)区别硬水和软水______________,
(3)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___________ (4)可用来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22.
从C、H、O、Ca几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___________(2)可用于灭火的物质__________
(3)汽水中含有的酸性物质_____________(4)石灰石中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

9.实验题(共1题)

23.
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请结合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下同)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如果要想得到一瓶干燥的氧气,还要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如用正放在空气中的F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___端通入(填“a”或“b”)。
(3)如果选用B装置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