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64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7

1.计算题(共1题)

1.
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现将2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与40g盐酸(HCl的水溶液)混合(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55.6g。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_____

2.单选题(共17题)

2.
“一路一带”是跨越时空的伟大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高铁高速运行B.物联网信息交互
C.无人机电池充电D.手机扫二维码支付
3.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所以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部含有质子和中子
4.
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特有思维。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碳原子和氧原子B.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增加了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5.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  质
氧 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50
1
1
23
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x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 B. 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 物质W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 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6.
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
A.C4H6SB.C4H4SC.C4H4S2D.C8H8S
7.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不正确的是(  )
A.新能源:太阳能、氢能、核能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
C.金属:铁、铜、汞D.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海水、空气
8.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安全
B.性质与用途
煤气泄漏一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O2可燃性﹣气焊切割金属
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
C.化学中常见的“三”
D.化学与环保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燃烧匙
三种构成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
 
A. A B. B C. C D. D
9.
据2014﹣11﹣27广州日报报道:近年来,国内逐渐兴起“阿育吠陀”养生潮流,然而有专家研究发现,20%的“阿育吠陀”药物中含有超标的铅、汞、砷等有毒元素,过量服用可能造成中毒.相关铅元素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
B.铅笔芯内含有铅,儿童使用时易中毒
C.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 g
D.铅属于非金属元素
10.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色彩艳丽且常年不褪色,其中用到了很多矿物颜料。颜料的制作常常用到铬酸钠(化学式Na2CrO4),铬酸钠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2B.+3C.+5D.+6
11.
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称龙葵碱,它对人体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并有溶血及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龙葵碱的化学式为C45H73O15N,下列有关龙葵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龙葵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67g
B.龙葵碱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龙葵碱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龙葵碱是由45个碳原子、73个氢原子、15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
12.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13.
下列有关实验作“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满气体后,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后用玻璃片盖在瓶口
B.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取出,后停止加热
C.CO2与水反应:先往试管的水中通入足量的CO2,再加热,最后滴入石蕊溶液
D.木炭在纯氧中燃烧:先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再将红热的木炭伸入瓶中
14.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D.可燃冰燃烧实现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15.
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16.
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排风扇
B.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
D.山林中开辟的隔离带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是因为隔离了可燃物
1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B.点燃酒精灯
C.闻气体气味D.倾倒液体
18.
有一次上课时,小丽觉得很闷,呼吸不畅。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B.实验C.控制变量D.归纳

3.填空题(共3题)

19.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其水域的海水及海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
(1)某渔民从钓鱼岛附近水域带回一瓶海水,加肥皂水振荡,产生了大量泡沫。则该海水属于___(填“硬水”或“软水”)。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1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从微观角度解释水变成水蒸气的的原因:____________。
(3)河水同海水一样也不能直接饮用,要经过净化才能成为饮用水。自来水厂净化水采取的操作方法有___(填字母序号)。
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
(4)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图2实验中得到氢气的试管是______(填“A”或“B)。
20.
如图所示是燃气热水器示意图。

(1)某热水器以天然气为燃气。
①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当“空气进气孔”被部分堵塞,燃烧将产生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
(2)1Kg不同燃料燃烧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表所示。
燃料
燃烧产物质量/g
CO2
SO2
汽油
2900
5.0
天然气
2500
0.1

2500
11.0
 
①其中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使用____作燃料时最易形成酸雨。
②酸雨形成过程中某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____。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2)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_____;(3)2个铁离子______;(4)硫的+6价氧化物_____;(5)硝酸根离子_____;(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实验题(共3题)

22.
实验探究题。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I的名称:_____。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另外一种物质来制取氧气,则需要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B装置也可以用于制取O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利用E来收集气体,要等到_______时,才能开始收集,待收集满时,应用玻璃片的______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为防止在使用排水法收集O2时操作错误导致倒吸,而影响发生装置,需在A与E装置之间连接一种称为“安全瓶”的装置,如图可用作“安全瓶”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①或②)。

(4)若用F装置收集CO2时,发生装置应连接在_____(填“a”或“b”)端。若使用注射器来代替仪器I,则其优点________。
23.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B、C、D四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
(2)A、B、C、D四个实验中,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 ②元素的化合价    ③物质的总质量
④物质的种类 ⑤原子的个数 ⑥原子的质量
(3)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反应为:CuSO4+2NaOH=Cu(OH)2↓+Na2SO4,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守恒的原因:_______。
(4)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实验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D中镁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理论上镁条燃烧后的质量应该比反应前增重,原因是_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在_____装置中进行实验。
24.
实验科学探究的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实验完成后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该实验红磷能否用木炭代替______(填是或否)。

(2)如图实验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漏斗下端管口靠紧烧杯内壁目的是________。

(3)如图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

(4)如图实验观察到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瓶中会变成______色,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