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南新区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62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计算题(共1题)

1.
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右下图所示。现将有2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与40g盐酸混合(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55.6g。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
(2)该品牌补钙剂每片含CaCO3质量_______。
(3)某老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他每天药物补钙0.4g,他若只服用该品牌钙片,每天要服用多少片_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南海不仅事关我国主权,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其中
(1)石油是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2)天然气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是________,因此使用燃气热水器时,防止发生中毒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单选题(共15题)

3.
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隐含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铁杵成针C.聚沙成塔D.点石成金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液氮用作冷冻剂
C.石墨可作电极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5.
从化学方程式2CuO+C2Cu+CO2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反应条件是高温B.木炭具有可燃性
C.CuO发生了还原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6.
新装房室内存在甲醛(CH2O)、苯(C6H6)等有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醛分子中含有水分子
B.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甲醛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25%
D.甲醛和苯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CO2和H2O
7.
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雾霾B.石油C.清泉D.冰水
8.
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裔”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9.
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2
C.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Mg2+
10.
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的材料。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
A.EuOB.Eu2O3C.Eu3O2D.EuO3
11.
2018年长江水域发生了沉船事故,救援时,潜水员钢瓶中携带的气体是…
A.氢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
12.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5:1
C.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13.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及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4.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单质碳和CO都有还原性,都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
D.CO和CO2都比空气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5.
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澄清的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浑浊 ⑤试管内溶液无变化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⑤
16.
2015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十分短缺B.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
C.沉降和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D.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17.
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A.B.C.D.

4.选择题(共1题)

18.填上适当的数

34=()12=12()

5.填空题(共5题)

19.
中国“嫦娥三号”探测器于成功落月以来,已在“广寒宫”中为人类传回了大量月球科考资料。
(1)“嫦娥三号”月球车能在月球上工作至今,主要动力来自由硅(Si)为主要材料制作的太阳能帆板。工业上用石英(主要成分为SiO2)制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R,则R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SiO2中Si的化合价为____。
(2)搭载“嫦娥三号”探测器的“长三乙”运载火箭是用液氢和液氧作推进剂。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液氢和液氧都是纯净物B.液氢是单质,液氧是氧化物
C.液氢和液氧是高效清洁能源D.液氢是可燃剂,液氧是助燃剂
②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0.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__________。(2)氢氧根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
21.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认识水,用好水。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2)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则水分子可以下图_______表示。

(3)自然界的水多含有杂质。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硬水软化的简易办法是_______。
(4)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如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
22.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在巴黎召开,会议主要是建立一个全新的气候机制,抑制全球气候变暖。
(1)全球气候逐步变暖是因为大气中_________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所致。
(2)自然界消耗上述物质的主要途径是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②湖水海水的吸收。该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
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②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③禁止煤、石油等燃料的使用;④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⑤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23.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学好化学要做好实验。

(1)实验前要熟悉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五种仪器,其中既可以作为反应容器,又可以在加热时使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化学实验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在横线上填写以下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
①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
②用量筒量取20mL水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会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得出正确结论。能从如图所示实验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D.蜡烛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6.实验题(共2题)

24.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不能采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②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__________ 。

③实验结束,某同学发现收集到的纯氧气质量大于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所得质量。不考虑实验误差,我想可能是(答一种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某老师在进行《燃烧的条件》教学时,对教材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据图回答:

(1)实验中,①处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铜片上罩上一个大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照①和②,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