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2.
如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请回答:

(1)富马酸亚铁中含有_____________种元素。
(2)富马酸亚铁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3)富马酸亚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4)17克富马酸亚铁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1)富马酸亚铁中含有_____________种元素。
(2)富马酸亚铁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3)富马酸亚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4)17克富马酸亚铁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3.
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为红色固体,E、F均为黑色固体,A、D、G均为气体,且D、G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条件已略去
。根据转化关系图回答问题:

请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
写出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写出物质G的一种用途______;
写出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单选题- (共12题)
5.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
B.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 |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
7.
2008年5月17日,在“5. 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员受到了******的接见,当时他们正在喷洒“含氯消毒液”.“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
A.元素 | B.原子 | C.分子 | D.离子 |
9.
下列描述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A.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
B.电解水实验,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燃烧时会发出淡蓝色火焰 |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D.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10.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将其溶液加热,冷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振荡.在这个过程中,液体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紫→红→紫→无 | B.紫→红→蓝→无 | C.紫→蓝→红→无 | D.紫→红→蓝→紫 |
11.
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喝汽水后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前,先做灯火实验 |
C.制糖工业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
D.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碳在充分燃烧 |
12.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
B.证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13.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乙>甲>丙 | B.乙>丙>甲 | C.丙>甲>乙 | D.丙>乙>甲 |
14.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立刻开启排气扇排气 |
B.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
D.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小灶具的进风口 |
4.选择题- (共2题)
17.已知点列如下:P1(1,1),P2(1,2),P3(2,1),P4(1,3),P5(2,2),P6(3,1),P7(1,4),P8(2,3),P9(3,2),P10(4,1),P11(1,5),P12(2,4),…,则P60的坐标为( )
5.多选题- (共1题)
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g 碳在 10g 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 13g 二氧化碳 |
B.等质量的 CO 和 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14 |
C.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
D.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将 50g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g |
6.填空题- (共6题)
21.
化学是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根据图示填空:


(1)图1甲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_____,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则由甲、乙元素组成化合物氟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氢气、金刚石、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名称)。
(3)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填字母)。
(4)图2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前后总共有______种分子,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变化。


(1)图1甲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_____,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则由甲、乙元素组成化合物氟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氢气、金刚石、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名称)。
(3)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填字母)。
A.电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质子数不同 |
22.
在 H、O、N、C、Cl、Na、Ca 八中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一种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请按要求用化学式填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2)可用于炒菜调味的盐是________;
(3)焊接金属是常用作保护气的单质是________;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
(6)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_。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2)可用于炒菜调味的盐是________;
(3)焊接金属是常用作保护气的单质是________;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
(6)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_。
23.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在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_____.
(2)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填字母).

(3)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能“生锈”形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 Cu2(OH)2CO3.由此可以推测:铜“生锈”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有铜、氧气、水和_____.
(4)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填字母)关系最大.
A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的活动性
(5)世界上每年因为生锈而报废的铁制品占年总产量的20%﹣40%,保护金属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___.
(1)在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_____.
(2)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填字母).

(3)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能“生锈”形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 Cu2(OH)2CO3.由此可以推测:铜“生锈”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有铜、氧气、水和_____.
(4)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填字母)关系最大.
A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的活动性
(5)世界上每年因为生锈而报废的铁制品占年总产量的20%﹣40%,保护金属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___.
24.
水是生命之源。自然界的水必需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才能使用。
(1)向河水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2)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爱护水资源。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
(1)向河水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2)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爱护水资源。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