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58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5

1.简答题(共1题)

1.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镁粉用来制照明弹。
(2)木炭在高温上还原氧化铜。
(3)铝能与氢氧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一种气体单质。

2.综合题(共1题)

2.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用镍钛合金制成的飞船天线在低温上折叠,进入太空后经太阳光照射可重新展开恢复原状。关于此天线制作材料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具有良好的导电性B.化学性质非常活泼C.具有形状记忆功能D.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包银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4)下图为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炼铁的原理。当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时,即证明该反应已经结束,可停止加热。该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5)生铁是由含铁的矿石冶炼得到的。要炼得含铁98%的生铁500t,需要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4题)

3.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变化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烟花燃放C.瓷器破碎D.钢铁生锈
4.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所以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C.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5.
下图为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此反应中涉及到的分子有3种
C.此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
D.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 + O2 ="====" 2SO3
6.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A.合金 石灰石B.氮气 煤C.冰水混合物 液氧D.海水 二氧化碳
7.
碳12是指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C.电子数不同D.16和18表示中子个数
8.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铁B.硫酸铜C.金刚石D.氧气
9.
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铁离子B.----2个钾元素
C.----2个氮原子D.----2个二氧化硫分子
10.
2018年夏天,电影《我不是药神》让无数人泪目。片中的格列宁是治疗慢粒白血病的特效药,通用名称为甲磺酸伊马替尼,化学式为C29H31N7O•CH4SO3.下列关于格列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格列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9g
B.一个格列宁分子中有77个原子
C.格列宁中含有三氧化硫分子
D.格列宁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35:4
11.
入冬以来,雾霾天气笼罩了我省许多地方。下列做法不利于遏制雾霾产生的是
A.车辆按照单双号限行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D.在路面和空地喷水
12.
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燃烧条件之一: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3.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红磷燃烧后生成白色烟雾D.铁丝燃烧后生成三氧化二铁
14.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白银和铂金----稀盐酸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氮气和氧气----燃着的木条D.氧气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15.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墨能做电极,是因为它有导电性
B.能做燃料,说明具有可燃性
C.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具有酸性
D.清明上河图至今清晰可见,说明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
16.
含有铁粉5.6g、铜粉3.2g、镁粉2.4g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6g固体剩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剩余固体中有镁粉和铜粉B.镁粉先和稀硫酸反应
C.稀硫酸一定没有剩余D.反应共生成氢气0.3g

4.填空题(共7题)

1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成语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釜底抽薪”反映的一种灭火原理是_______;“点石成金”不可能实现,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8.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发现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_____;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氖元素左边的元素是_____。
19.
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
20.
在盛有雪碧(一种碳酸饮料)的饮料瓶盖上插上一根导管,导管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杯子里,将饮料瓶放在水槽内,水槽内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如图所示,向水槽内缓缓注水,请回答:

(1)杯子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______________热(填“吸”或“放”)。
21.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从甲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2)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
(3)将t2℃时80g甲的饱和溶液和70g水混合,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2.
用化学用语填空:“西气东输”中输送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3.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1)燃烧固体燃料时通常将燃料架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氢能源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请你写出氢气作为燃料与化石燃料相比有什么优点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5.实验题(共2题)

24.
某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锥形瓶内是红磷。实验过程中气球鼓起,实验后比实验前还瘪。请解释气球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5.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写出用A装置 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用装置D排水法收集氢气,气体从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3)B和C装置均可制取气体,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