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_
(2)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填图中字母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
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

(1)A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_
(2)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3题)
3.
水能灭火,也能生火,李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如图
:

他将包有过氧化氢
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立即燃烧起来,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只有两种,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脱脂棉发生了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______
写化学式
,反应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
大量的热.
(2)将反应后的化合物加到酚酞溶液中,发现酚酞溶液变红了,请根据以上信息析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从海水中提取溴常用吹出法,即用氯气将海水里溴化钠
中的溴置换出来,再用空气或水蒸气吹出溴
写出氯气置换出溴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要在
的酸性条件下进行,可用______测定反应液的酸碱度.



他将包有过氧化氢

(1)脱脂棉发生了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______




(2)将反应后的化合物加到酚酞溶液中,发现酚酞溶液变红了,请根据以上信息析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从海水中提取溴常用吹出法,即用氯气将海水里溴化钠



4.
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入一会儿氮气。
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氮气不参与任何反应

(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A、避免容器中的空气对实验干扰
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将反应产生的
气体全部赶到C装置中
(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3)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请说明理由______。




(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A、避免容器中的空气对实验干扰
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将反应产生的

(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3)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请说明理由______。
5.
(1)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下列仪器名称:b______
②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若用E装置装满水将水排出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
填“c”或“d”
口通入
③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______。
④若用F收集
并测量生成的
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______。
(2)某校探究小组,误把稀盐酸倒入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于是他们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I.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探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
和
猜想二:可能只有
;
猜想三: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反思与拓展)
烧杯中的溶液末经处理直按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
写一条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
,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

①写出下列仪器名称:b______
②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若用E装置装满水将水排出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


③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______。
④若用F收集


(2)某校探究小组,误把稀盐酸倒入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于是他们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I.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


猜想二:可能只有

猜想三: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 ______ | 猜想一不正确。 |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只 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 ______ | 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
(反思与拓展)
烧杯中的溶液末经处理直按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



3.单选题- (共9题)
6.
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 B.反应后将![]() ![]() |
C.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 D.Cl原子反复起分解![]() |
8.
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变小了 |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
C.冬天雪花飘飘,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
9.
关于下面几种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致密的结构 |
B.①和⑥形成的化合物常用来除铁锈 |
C.①和③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性质不同是因为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
D.④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
11.
下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 |
C.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黄色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
12.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A.探究氢氧化钠变质程度:滴加过量石灰水,再滴加酚酞试液 |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
C.鉴别氯化钠、硝酸铵、碳酸钙三种固体:加水 |
D.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加热 |
13.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
B.电解水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C.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 |
D.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 |
14.
向某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 |
B.此反应中![]() |
C.c点溶液中溶质有NaCl、![]() |
D.bc段![]() ![]() ![]() |
4.填空题- (共3题)
1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2)硝酸铵中含的原子团______;
(3)若用“
”表示一个氯原子,则“
”表示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4)小苏打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2)硝酸铵中含的原子团______;
(3)若用“


(4)小苏打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填写序号
①液氮可作制冷剂
②洗洁精洗油污的原理是洗洁精将油污溶解形成了溶液
③氧气可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④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⑤可用碳酸氢钠制作发酵粉,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⑥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


①液氮可作制冷剂
②洗洁精洗油污的原理是洗洁精将油污溶解形成了溶液
③氧气可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④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⑤可用碳酸氢钠制作发酵粉,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⑥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3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