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2018年5月18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未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理论上消耗稀硫酸的总质量是_____g。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 39.92 | 59.84 | 79.80 | 99.80 |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理论上消耗稀硫酸的总质量是_____g。
2.简答题- (共1题)
2.
如图1是氮元素和铝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2是其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1中①处应填_________;
(2)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
(3)A和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A____D(填“<”、“=”或“>”)

(1)图1中①处应填_________;
(2)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
(3)A和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A____D(填“<”、“=”或“>”)
3.单选题- (共7题)
4.
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 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9.7 | 8.7 | 31.6 | 0.4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7.4 | 0 | 3.6 |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
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
D.此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
D.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
7.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政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做法正确的是 ( )
A.为保护环境,将农田秸秆焚烧处理 |
B.为增加粮食产量,大里使用农药、化肥 |
C.为节约水资源,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
D.为节约资原,大力开发新能原替代化石燃料 |
4.实验题- (共2题)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_____。
(3)若B与F连接,则F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若B与H连接,则H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
(4)若按照课本上的方法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并震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掉不下来(如图2),其原因是_____。

(5)图3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装置图,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虚线方框内装置的作用是_____。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_____。
(3)若B与F连接,则F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若B与H连接,则H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
(4)若按照课本上的方法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并震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掉不下来(如图2),其原因是_____。

(5)图3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装置图,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虚线方框内装置的作用是_____。
11.
资料①: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
资料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如图所示,烧瓶A中盛有浓盐酸,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d、e、f三个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a、b,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此现象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3)你认为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______(选填“d”“e”或“f”),理由是_____
资料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如图所示,烧瓶A中盛有浓盐酸,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d、e、f三个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a、b,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此现象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3)你认为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______(选填“d”“e”或“f”),理由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