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54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7

1.计算题(共2题)

1.
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镁固体于烧杯中,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处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_____?
2.
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別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试计算: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答最简整数比)
(3)17.6 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2.流程题(共3题)

3.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部分流程如图: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1等有害气体。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资料3:Fe与Fe2(SO4)3反应生成FeSO4.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______转变成电能;
(2)写出吸收步骤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溶解步骤中,生锈的铁制品在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有黑色固体剩余,写出该步骤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剩余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4)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_。
(5)请你就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建议______。
4.
从海水中可制备纯碱和金属镁,其流程如图所示。

(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可加入下列物质:a适量的盐酸;b.稍过量的Na2CO3溶液;c稍过量的Ba(OH)2溶液。利用过滤等操作进行除杂,则加入这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2)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可制得纯碱。请写出第Ⅲ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第Ⅵ步制取金属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5.
现预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Cl、KNO3、Na2SO4、(NH4)2SO4、Fe2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产生的气体B是(写化学式)______;
(2)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写离子符号)______;
(3)写出实验过程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
(5)上述实验证明A中______(填“含有”或“不含”)Na2SO4,请简述理由: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6.
小明同学想在实验室用NaOH溶液与CO2气体制取Na2CO3溶液。但是经过检验,发现很难得到纯净的Na2CO3溶液,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了相关资料,制定了计划。
(查阅资料)
①CO2通入NaOH溶液时极易因CO2过量而产生NaHCO3,且无明显现象。
②NaHCO3溶液煮沸时不会发生分解反应;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不反应
③NaHCO3+NaOH=Na2CO3+H2O
④Na2CO3+CaCl2=CaCO3↓+2NaCl
(制取步骤)
①量取两份50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备用;
②用一份50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
③小心煮沸②溶液1-2分钟;
④在得到的③的溶液中加入另一份50mL 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即得。
(实验探究)制得的Na2CO3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
为检验制得的溶液是否为纯净的Na2CO3溶液,请你与小明同学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显中性的CaCl2溶液
______ 
溶液中含有Na2CO3
将上步实验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
取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______ ,
无气泡产生
制得的溶液中不含______ ,
取另一份加入______ ,
 
______ 
制得的溶液中含NaOH
 
(结论)所制得的不是纯净的Na2CO3溶液。
(评价与反思)小芳同学认为可以用过量的Ca(OH)2溶液替代CaCl2溶液进行以上实验,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原因______。

4.单选题(共18题)

7.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以下有关利用海水的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全部是B.只有②④C.只有②D.①②④
8.
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4═FeSO4+Cu
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平衡,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B.将钢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是有效减缓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之一
C.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因此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10.
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并干燥
B.除去Fe粉中混有的Cu粉:加入过量的CuSO4溶液并干燥
C.除去MnO2中混有的KCl:加入足量的水,过滤后烘干所得固体
D.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硝酸溶液
11.
可用金属活动性解释下列现象和事实的是(  )
①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②不能用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用硫酸铜、石灰乳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 
④不能用锌和浓硫酸反应制氢气.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AgNO3与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滤渣中滴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则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3种金属阳离子B.滤液颜色一定为浅绿色
C.滤渣中一定只含有单质银D.滤渣中一定不含锌、铁
13.
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之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更易吸收酸性的CO2气体
B.反应后,NaHCO3首先结晶析出,过滤即可将其分离出来
C.NaHCO3结晶析出后,剩余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H4Cl
D.NaHCO3结晶析出后,剩余溶液还能继续溶解NaCl固体
14.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有关生产、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发酵后作农家肥
B.青少年适当补钙可以有效防止佝偻病
C.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D.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除去衣物上的油污
15.
根据如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溶解度/g
NaCl
KCl
NH4Cl
KNO3
20
36.0
34.0
37.2
31.6
40
36.6
40.0
45.8
63.9
60
37.3
45.5
55.2
110
 
A.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B.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60℃降温到20℃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D.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145.8g
16.
小颖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B.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用过量的Ca(OH)2溶液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D.用过量Na2CO3溶液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稀盐酸
17.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
B.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C.4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60 ℃时,将80 g甲物质放入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4∶5
18.
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进行推理,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一定呈酸性
C.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反应
D.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
19.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四名学生,对某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先取废液观察,呈无色、均透明状,然后用pH试纸测得污水的pH=1.下表为四名学生对该厂废水成分初步检测的分析结果,可能正确的是(  )
A.NaOH、KNO3、CuSO4、NaClB.KNO3、NaCl、Na2SO4、HCl
C.HCl、NaCl、Na2CO3、Na2SO4D.HCl、H2SO4、KNO3、BaCl2
20.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CaCO3B.CuOC.CaOD.Ca(OH)2
21.
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B.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烘焙糕点
C.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熟石灰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
22.
已知部分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如表所示:
农作物
油菜
水稻
茶树
甘草
适宜生长的pH
5.8﹣6.7
6.0﹣7.0
5.0﹣5.5
7.2﹣8.5
 
经检测,邵阳地区的土壤呈弱酸性,在邵阳地区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油菜B.水稻C.茶树D.甘草
23.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24.
如图所示实验,将稀盐酸滴到含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最终烧杯内溶液呈现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酚酞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
B.溶液中所有物质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C.烧杯内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H+
D.烧杯内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氢

5.填空题(共1题)

25.
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铝合金和纯铝,硬度较大的是______。
(2)工业上,把赤铁矿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3CO+Fe2O32Fe+3CO2,其中___发生了还原反应。
(3)比较Mn、Pd(钯)、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①将Mn片Pd片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Pd片没有变化。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Mn的金属活动性比Pd强;
②要确切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需将Pd片加入到______溶液中,观察现象。
(4)甲酸可解离出H+和HCOO-,甲酸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NaOH=HCOONa+H2O,请写出甲酸溶液与镁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流程题:(3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