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53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7

1.计算题(共1题)

1.
取25g粉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放入小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得稀盐酸的用量与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反应所得气体质量的比列式______。
(4)图中______。
(5)稀盐酸中含有HCl的质量为______g。
(6)用100t此石灰石可制取含杂质的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A、B、C、D、E为初中是常见的五种物质,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F是紫红色固体单质,G的溶液为浅绿色,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的化学式为______;G的名称为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③的现象为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充分反应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混合,待充分反应后过滤,结果得到滤渣A和无色滤液B。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色固体出现,溶液______。
(2)过滤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3)设计实验探究滤渣A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渣A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银、铜、铁、铝四种金属中,只有铝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作出猜想)滤渣A的成分为:
猜想I:银、铜
猜想Ⅱ:银、铜、铁
猜想Ⅲ:银、铜、铁、铝。
(分析思考)猜想Ⅰ一定不正确,原因是______。
(进行实验)取两份滤渣样品进行实验:
样品
加入试剂
现象
第一份样品
足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浅绿色
第二份样品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b
 
(作出判断)如果现象b为“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则猜想______成立;
(总结提升)通过本题的解答过程,你认为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有______。

4.单选题(共13题)

4.
露天焚烧秸秆对人体、空气、土壤、交通安全和生命财产造成危害。下列秸秆处理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搂草机搂草
B.灭茬机灭茬还田
C.将秸秆打成包
D.将秸秆制成燃料燃烧
5.
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用磁铁矿炼铁Fe3O4+4CO3Fe+4CO2还原反应
B.铝制品耐腐蚀化合反应
C.铁与稀盐酸反应置换反应
D.氧气的工业制法2H2O22H2O+O2↑分解反应
6.
6g锌、镁金属混合物与100g稀硫酸刚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硫酸镁的总质量为  
A.B.C.D.
7.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B.③⑤是同种粒子
C.②是阳离子④是阴离子D.①②④⑤都是稳定结构
8.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体温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间间隔随温度改变
B
氧气能压缩在蓝色钢瓶中
氧分子大小随压强变大而减小
C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氮气是无色的
氮分子是无色的
 
A.AB.BC.CD.D
9.
禁毒教育进校园,让更多的学生憧得如何识毒、防毒、拒毒,从而远离和抵制毒品。一种止咳水中含有磷酸可待因,它属于中枢性镇咳药,长期饮用会上瘾并损害内脏和神经系统,导致神志失常、中毒性精神病。其化学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磷酸可待因分子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
B.磷酸可待因分子由18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一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一个磷原子构成
C.磷酸可待因中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个数比为18:24:1:8:1
D.一个磷酸可待因分子中含有52个原子核
10.
下列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A.液氮冷冻机
B.氦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C.利用氧气的可燃性炼钢
D.金属钛用来制造人造骨
11.
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白色烟雾产生
B.铜放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有少量气泡产生,放出热量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一氧化碳燃烧发岀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12.
下列关于能源、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B.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量的
C.石油炼制可以得到煤油、柴油、石蜡、沥青等
D.世界上已有的金属得到了回收利用
13.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是铁
B.二氧化碳通入到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
C.纸箱着火时可以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是可以降低纸箱的着火点
D.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中可以用煮沸和蒸馏的办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B.制糖工业中用木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C.在水龙头上镀铬耐磨、耐化学腐蚀且美观
D.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失火最好使用干粉灭火器
1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
B.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威胁人类健康
C.二氧化碳有毒,空气中浓度达到就会使人感到气闷、头晕、心悸
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加入催化剂会导致制取氧气的质量减少
16.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氯化钾
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氯化钾
氯酸钾
充分加热
C

异味
加入适量明矾吸附
D


放入足量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5.多选题(共2题)

17.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待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软水与硬水
蒸干观察
加入肥皂水
B
空气与呼出气体
燃着的木条
澄清石灰水
C
黄铜与铜
观察颜色
加入稀盐酸
D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闻气味
点燃
 
A.AB.BC.CD.D
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6.填空题(共4题)

19.
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判断依据______。
(2)上述变化I、Ⅱ、Ⅲ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判断依据______。
(3)依据此图,从微观角度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4)属于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有利于环保,其理由是______。
20.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______填字母,不属于圆圈范围内的物质是______。
A.空气
B.干冰
C.氯酸钾
D.红磷
21.
近几年雾霾天气频发。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12月12日22时哈尔滨启动重污染天气二级预警,实施机动车临时限行。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______、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为了减缓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你可以做到的措施有______。
22.
华为是中国的骄傲
(1)华为手机使用的是锂电池,锂电池质量轻、容量大,其反应的原理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锰酸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给手机充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____________。
(2)华为精美的手机外壳使用的金属是铝合金,主要是利用了铝的物理性质有______填字母
A.密度小B.耐腐蚀C.熔点低
(3)华为即将发布的荣耀Magic2,配备麒麟980,60W超级快充,4000mAh的石墨烯电池。石墨烯可用于制造电池,是由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7.实验题(共1题)

23.
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及收集常见气体的装置图。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B装置来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_口进填序号。试管口需要略向下的原因是______。
(2)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制取硫化氢气体时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3)图乙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补充完整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