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取四份大理石样品分别和稀盐酸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反应)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仔细观察第1份和第2份实验数据,会发现生成气体的质量不相同。据此判断,在第1份样品的实验中,_____(填“大理石”或者“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同理,比较第2份和第3份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其中第_____份大理石样品反应完全。那么,第4份数据中的x值应该为_____;
(3)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依据化学方程式,写出计算过程)
| 第1份 | 第2份 | 第3份 | 第4份 |
大理石样品质量(g) | 3.0 | 3.0 | 3.0 | 3.0 |
稀盐酸质量(g) | 5.0 | 10.0 | 15.0 | 20.0 |
产生气体质量(g) | 0.44 | 0.88 | 0.99 | X |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仔细观察第1份和第2份实验数据,会发现生成气体的质量不相同。据此判断,在第1份样品的实验中,_____(填“大理石”或者“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同理,比较第2份和第3份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其中第_____份大理石样品反应完全。那么,第4份数据中的x值应该为_____;
(3)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依据化学方程式,写出计算过程)
2.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化学反应的快慢常与外界条件有关,如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因素。以下实验设计的目的是探究化学反应快慢与外界条件的关系。
Ⅰ.现有四份等质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进行反应,图1为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产生气体体积V的关系曲线。四组实验条件分别是:
a.50℃、铁粉 b.30℃、铁粉 c.30℃、铁丝 d.20℃、铁丝
(1)请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进行时会放出热量。
(2)通过实验a和b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若要比较金属铁的表面积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别是_____。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体“逐渐变快又变慢”,请解释“逐渐变快”的原因是_____。
Ⅱ.(3)常温时,用足量的铁、锌、镁三种金属片分别与等量盐酸反应,图2中,甲图为实验发生装置,乙图为测得的产生氢气的量(图中压强越大,表示产生氢气的量越多)。
①该实验中,你认为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
②根据乙图,得出反应物的量与生成H2体积的关系是_____。
(4)若足量的镁片与盐酸反应,测得产生H2的实际值比理论值偏大,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_____。
Ⅰ.现有四份等质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进行反应,图1为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产生气体体积V的关系曲线。四组实验条件分别是:
a.50℃、铁粉 b.30℃、铁粉 c.30℃、铁丝 d.20℃、铁丝
(1)请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进行时会放出热量。
(2)通过实验a和b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若要比较金属铁的表面积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别是_____。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体“逐渐变快又变慢”,请解释“逐渐变快”的原因是_____。
Ⅱ.(3)常温时,用足量的铁、锌、镁三种金属片分别与等量盐酸反应,图2中,甲图为实验发生装置,乙图为测得的产生氢气的量(图中压强越大,表示产生氢气的量越多)。
①该实验中,你认为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
②根据乙图,得出反应物的量与生成H2体积的关系是_____。
(4)若足量的镁片与盐酸反应,测得产生H2的实际值比理论值偏大,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_____。

2.综合题- (共2题)
3.
图示为“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氧气)。

(1)图一甲装置:固体是二氧化锰,其作用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图一丙装置:铁丝在O2中燃烧,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的优点之一是_____;
请在图二中作出随着时间的变化甲中生成O2质量的关系曲线(在答题卡中画出)。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选填序号);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并连好导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3)在潜水艇中提供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2Na2O2(固体)+2H2O═4NaOH+O2↑(如图三所示),实验室中可用_____装置来模拟其制取过程(选填字母序号)。

(1)图一甲装置:固体是二氧化锰,其作用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图一丙装置:铁丝在O2中燃烧,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的优点之一是_____;
请在图二中作出随着时间的变化甲中生成O2质量的关系曲线(在答题卡中画出)。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选填序号);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并连好导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3)在潜水艇中提供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2Na2O2(固体)+2H2O═4NaOH+O2↑(如图三所示),实验室中可用_____装置来模拟其制取过程(选填字母序号)。
4.
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用“﹣”连接金属铜的性质与用途(要求:性质不重复选择)。____________

(2)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
2CuSO4+2H2O
根据上述信息,可推得:固体A的成分是_____(写化学式);它属于_____(选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过程①②③中发生了相同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过程②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常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和漏斗,还有_____。
(1)用“﹣”连接金属铜的性质与用途(要求:性质不重复选择)。____________

(2)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

根据上述信息,可推得:固体A的成分是_____(写化学式);它属于_____(选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过程①②③中发生了相同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过程②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常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和漏斗,还有_____。
3.单选题- (共20题)
7.
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的物质,它们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值是7 |
B.丁一定是化合物 |
C.甲和丁质量变化比为4:11 |
D.丙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 |
9.
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有害气体甲醛(CH2O),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的化学式是O2 |
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 |
C.该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
D.该反应可用来减少甲醛的危害 |
10.
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C+O2![]() |
B.C12+2 NaOH=NaClO+NaCl+H2O |
C.2HgO![]() |
D.CuSO4+5H2O=CuSO4•5H2O |
14.
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利用压缩的CO2吹出干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磷酸铵盐)。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灭火时要朝向火焰的最上方喷射 |
B.灭火时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C.(NH4)3PO4中N:H:O的原子个数比为1:4:4 |
D.NaHC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
15.
空气被称为“生命气体”,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酸雨与空气污染有关 |
B.焊接金属时,可用氮气作保护气 |
C.空气中稀有气体的质量分数为0.94% |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比吸入时的高 |
16.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 ![]() | ![]() | ![]() |
A.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 B.验证甲烷(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C.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D.称量固体药品 |
A. A B. B C. C D. D
18.
以下转化关系中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CuO![]() |
B.反应②中物质A表现了还原性 |
C.反应③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为银白色 |
D.溶液D一定是CuSO4溶液 |
1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把秸秆、杂草在密闭池中发酵可产生甲烷 |
B.不锈钢比纯铁抗腐蚀,但硬度不如纯铁 |
C.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因发生缓慢氧化而生锈 |
D.煤制成蜂窝状后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20.
以下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杂:N2中混有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B | 分离:水和泥沙 | 用活性炭吸附 |
C | 检验:CO2中含有的水蒸气 | 通过无水硫酸铜 |
D | 区别:硬水和软水 | 用肥皂水区分 |
A.A | B.B | C.C | D.D |
21.
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水沸腾时分子会变大 |
B.水电解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
C.湖水经沉淀、吸附处理后,即可得纯水 |
D.任意排放工业和生活废水,会导致水体污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