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金湖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51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7

1.计算题(共1题)

1.
“钙尔奇”是一种常见成人补钙的药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钙尔奇”中碳酸钙的含量;小军称取20.0g干燥的钙尔奇样品放入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了60.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钙尔奇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73.4g(忽略水的蒸发),完成下列计算:

(1)①盐酸恰好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克;
②“钙尔奇”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克;
(2)当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流程题(共1题)

2.
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装有含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运用刚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其他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水进行处理。图1是他们设计的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图2是硫酸亚铁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问题:

(1)废水中加入金属X的是_____。
(2)利用溶液Y除去不纯的铜中的杂质,可观察到“有气泡放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铜,图1中“操作Ⅱ”正确的顺序是:_____、洗涤、烘干;
(4)图2中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

3.单选题(共10题)

3.
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蔗糖溶解C.花香四溢D.钢铁生锈
4.
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是生成物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该反应中三种物质均为氧化物
5.
某同学书写的试剂标签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B.C.D.
6.
某品牌共享单车的轮胎采用最新型的PU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一种合成新型PU材料的单体,其化学式为C9H6N2O2。下列关于甲苯二异氰酸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二异氰酸酯属于氧化物B.甲苯二异氰酸酯中含有19个原子
C.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gD.甲苯二异氰酸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7.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氧气有助燃性——作燃料
B.石墨有导电性——作电池电极
C.铝具有导热性一一作炊具
D.氮气常温下性质稳定一一作保护气
8.
将5.6g铁粉加到150g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克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液一定呈浅绿色
B.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5.6g,滤液的质量一定小于150g
C.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可能部分溶解
D.若滤渣中只含有单质Cu,则滤液中只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都应立即开窗通风
B.洗洁精、汽油均能洗去油污,二者去油原理相同
C.所有的溶液都具有均一、稳定性,且是无色透明的
D.符号Cu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10.
将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煤油B.面粉C.酒精D.冰块
11.
若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铵()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取少量碳铵放入纸槽,缓慢放入试管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④③①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
12.
粗盐提纯过程中,相关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取一定量粗盐B.    溶解
C. 过滤D. 蒸发

4.填空题(共5题)

13.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诗句“墙角数枝梅,冷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其中“为有暗香来”从微观角度解释,主要是因为_______。
(2)从微观知宏观。
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已知:“·”代表碳原子,“º”代表氧原子),请回答:

① 过程1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下列有关过程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分子种类改变
b.分子间隔改变
c.物理变化
d.分子个数未变
14.
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各题。
(1)2个氢原子_______。
(2)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
(3)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15.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铜片比黄铜片的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
(2)不锈钢、黄铜(铜、锌合金)和碳化钨等是制作圆珠笔“笔头”的主要材料。下列关于这些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铁是不锈钢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
b.不锈钢与黄铜都具有耐腐蚀的性能
c.黄铜的导电性能比铜更好
d.碳化钨是一种混合物
(3)铜螺丝部位常出现一层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生锈的原因,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
16.
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把“易燃空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浄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璧上出现了液滴。一年之后,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管,得到了“易燃空气”。
(1)这里的“易燃空气”是指_______(填化学式)。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创新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重做上述两个实验,做法如下:

实验1:水的通电分解实验:如右图所示,打开活塞b,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证明该气体为_______。
实验2:“易燃空气”与氧气混合后的点燃实验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制得的“易燃空气”和空气继续进行探究,他们取7支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易燃空气”,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的火焰,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序号
1
2
3
4
5
6
7
“易燃空气”体积分数(%)
90
80
70
50
20
10
5
空气体积分数(%)
10
20
30
50
80
90
95
点燃现象
安静燃烧
安静燃烧
弱的爆鸣声
强的爆鸣声
强的爆鸣声
弱的爆鸣声
不燃烧
不爆鸣
 
(3)排水法收集“易燃气体”时,当试管集满气体后,用_______将试管移出水槽。
(4)在混合气体爆炸范围内,“易燃空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
(5)工业上可使用“易燃空气”做燃料,点燃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17.
如表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格信息答题。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
g/100g水

13.3
31.6
63.9
110

35.7
36.0
36.6
37.3

0.18
0.16
0.14
0.12
 
(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
(2)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
(3)甲固体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操作是:加水溶解→_____→_____→过滤、洗涤、烘干。
(4)将60℃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析出晶体质量:甲>乙>丙
b.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c.0℃时,甲、乙、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5.实验题(共2题)

1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是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发生装置应选_____(填序号),指出该装置的一个明显错误_____。
(3)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和收集NH3的装置应选_____(填序号)。
19.
用下列微型实验进行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相关性质研究。

(1)同时挤压滴管B和C,控制相同液体量于球形容器中。
①写出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有关上述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写字母)
a.MnO2加快反应速率
b.半分钟内球形Ⅲ中产生气体一样多
c.反应过程中球形I比球形Ⅲ内反应剧烈
d.MnO2一定分解产生气体
(2)微热燃烧器,蜡烛b、c燃烧,蜡烛a不燃烧。关于燃烧器中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写字母)。
a.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c.说明红磷与白磷是同素异形体
d.可以比较白磷、红磷着火点的高低
(3)挤压滴管A,将足量稀盐酸滴于球形I中,一段时间后,蜡烛c熄灭,然后蜡烛b也熄灭了,其原因是_____。
(4)蜡烛熄灭后,将玻璃尖嘴管对着凃有澄淸石灰水的小烧杯内,烧杯内壁变模糊,此反应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蜡烛一定含有碳元素。
(5)充分燃烧相同质量的碳和磷,消耗氧气多的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