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5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8

1.计算题(共2题)

1.
小涛同学在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他取了68.0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1.0g二氧化锰,待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的总质量为65.8g(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的蒸发),请回答下列问题:(本题计算结果均精确至0.1g)
(1)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滤渣的质量为_____g,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
(2)该同学制得的氧气质量为_____g。
(3)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_____。
2.
苹果中富含苹果酸,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等作用,苹果酸的分子式为 C4H6O5.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苹果酸的一个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②苹果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最简整数比);
③13.4g苹果酸中含碳元素质量为_____g(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2.简答题(共1题)

3.
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Ba(NO32、CuO、Na2CO3、NaCl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常温下,气体B的水溶液显_____(填“酸性“”中性“”碱性”之一)。
(2)沉淀D的颜色为_____,其化学式为_____,蓝色沉淀F的化学式是_____。
(3)滤液E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写离子符号)_____。
(4)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
(5)写出实验过程中①中一定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单选题(共20题)

4.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节日焰火B. 葡萄酿酒
C.    火箭发射D. 冰川融化
5.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的描述如下:
甲说: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
乙说: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丙说:是化合反应
丁说:各物质的质量比为7:4:11
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2H2O2H2↑+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6.
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
B.生成的氯化钙中钙元素质量为5g
C.CaO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
D.样品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有气泡产生
7.
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SO2B.COC.H2SD.SO3
8.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都是碳酸盐
D.常温下碱溶液的pH大于7,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则碳酸钠属于碱
9.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A.水蒸发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分子之间有间隔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10.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粒子属于阴离子B.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11.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铜B.氧气C.水D.氯化钠
12.
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 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3.
将一定量的锌粒投入到含溶质为Al(NO33、Cu(NO32、AgNO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Cu
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C.滤渣中可能有Al
D.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
14.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可以制作酸碱指示剂
B.用食醋可以鉴别纯碱和食盐两种白色固体
C.通过尝食盐水的味道可判断食盐水是否达到饱和
D.向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中加入食醋可制得二氧化碳
15.
盐酸是一种重要的酸,下列关于盐酸的性质、用途及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稀盐酸能与锌、铜等许多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B.稀盐酸常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蚀及水垢
C.浓盐酸瓶盖打开时可观察到冒白烟现象
D.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就是盐酸
16.
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酚酞试液B.CaCO3粉末C.KNO3溶液D.石蕊试液
17.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氧化铜
铜粉
加足量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
B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足量氧气,点燃
C
氯化钠
碳酸钠
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D
硫酸亚铁
硫酸铜
加足量的铁粉,过滤,蒸发结晶
 
A.AB.BC.CD.D
18.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对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分析错误的是(  )
A.溶质改变B.颜色改变C.碱性减弱D.质量增加
19.
下表是人体内某些液体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
食物
胆汁
胃液
血液
尿液
pH
7.1~7.3
0.9~1.5
7.35~7.45
4.7~8.4
 
A.胆汁B.胃液C.血液D.尿液
20.
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行为中,不提倡的是(  )
A.尽量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出行
B.进行垃圾分类,加强回收利用
C.大量使用塑料袋方便购物
D.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21.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防腐
B.用餐洗净除去餐桌上的油污
C.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食用
D.大量采用油炸方式制作食物
22.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
B.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B.   量取液体
C.  闻药品气味D.   过滤

4.填空题(共2题)

24.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常用的一种方法,按要求从氧气、氢气、一氧化碳、氧化镁、碳酸、氯化钠、氢氧化钙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空格中。
①能作燃料的气体单质_____;
②一种金属氧化物_____;
③一种可作调味品的盐_____;
④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
⑤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_____;
⑥一种易分解的酸_____。
2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常喝牛奶有助于补充人体必需的钙。这里的钙”是指_____(填“原子”或“元素”);新鲜牛奶的pH约为7,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其pH_____(填“变大“或“变小“)。
(2)生活中常用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同时又可以杀菌消毒。
(3)生活中有些铁制品容易生锈,主要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4)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极大地加快了人们的出行步伐。高铁列车厢是密闭空间,高铁酸钠(Na4FeO4)是列车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其中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①食品包装中充N2以防腐,是因为N2_____。②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_____(填“定性”或“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5.实验题(共1题)

26.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二氧化碳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检验二氧化碳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
④若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为_____色。
⑤将少量CO2气体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大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_(填写下列各项序号)。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欲用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某同学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气体→B→D
①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若经过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D氢氧化钠溶液洗气瓶的质量增加6.6g,则原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g.(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还应在装置末端增加一个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