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50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8

1.计算题(共2题)

1.
某工厂需要用200kg氧气作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同时可以得到氢气质量是多少_________?
2.
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莱水果中,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请计算:
(1)1个维生素C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维生素C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推断题(共1题)

3.
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是非金属,E是金属,B、C、D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写出对应序号的反应方程式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3.简答题(共1题)

4.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对应序号)。
(2)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的正确方法是视线与____________,采用A图的方法量取液体会导致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需要量取的液体体积。
(3)图D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8题)

5.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A.挥发性B.腐蚀性C.可燃性D.氧化性
6.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干冰升华C.高梁酿酒D.胆矾研碎
7.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这个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A.2:1:2B.24:32:40C.24:32:56D.48:32:80
8.
在加热条件下,铜能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2OB.NOC.NO2D.N2O5
9.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10.
下列现象及变化用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很远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温度计汞柱上升——原子的体积变大D.双氧水制氧气——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11.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质子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2.
市场上有“含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13.
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镆”取自古代剑名“镆铘”,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镆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的原子序数为115
C.镆原子的核外电数为173
D.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14.
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Cl2B.NaClC.HC1O4D.HClO
15.
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过氧化氢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C.过氧化氢由水和氧气构成D.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16.
以下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是
A.COB.N2C.SO2D.PM2.5
17.
下列物质用途与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有可燃性可作燃料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C.金刚石很硬可作钻探机钻头D.氢气燃烧放热多可作高能燃料
18.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磷需足量或过量
B.集气瓶内放入水可吸收生成物、降温保护仪器
C.实验可得出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D.若装置气密性不好则进入水的体积会大于1/5
19.
对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粉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20.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气体选择的方法合理的是
A.通过澄清石灰水B.点燃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通过灼热的碳层
21.
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b中得到H2     B. 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 D.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22.
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B.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
C.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5.填空题(共2题)

23.
请根据要求填空:
(1)用化学用语表示:3个氢原子______;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2)用化学式表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氧化铝______;
(3)如图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反应中易______(填“得”或“失”)______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形成的离子用符号表示为______。
24.
水是人们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物质。

(1)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时,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填序号)
①CaCO3 ②Mg(OH)2   ③Ca2+、Mg2+    ④Na2SO4
(3)区分软水硬水可用______;生活中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______。

6.实验题(共2题)

25.
实验室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则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从A到E中选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此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
(3)如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如果用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端进入(填“a”或“b”),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氢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则当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
26.
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型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是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填序号)。
A.温度降低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D.着火点升高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__(填名称)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