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48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8

1.计算题(共1题)

1.
氯酸钾(KClO3)、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26g,加热后完全反应,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4g,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__;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图中A﹣E五种物质分别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中A是单质,其余为化合物,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生成B和
A.它们相互之间存在如图关系(部分反应及条件已省略),“→”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E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由D→B+C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
(3)上述五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种。自然界中通过_________(填变化名称)可将C转化为A。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某兴趣小组围绕“燃烧条件”这一主题开展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实验内容)
①用棉花球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②取一小片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两种物质都能燃烧。
③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按如图1所示
分开放在一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分析讨论)
(1)进行实验①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两个棉花球都会燃烧起来。其中蘸水的棉花球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
(2)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证明_______,实验③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这两个实验的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反思与应用)
(3)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图2所示),观察到火焰缓缓熄灭,他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原因:________。
(4)乒乓球的材质名叫赛璐珞,它是由胶棉、增型剂、染料等加工而成的塑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废弃乒乓球最佳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

4.单选题(共20题)

4.
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花朵掰成花瓣B.粮食酿成美酒
C.水果榨成果汁D.冰砖凿成冰雕
5.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P+O2P2O5B.C+O2CO2
C.2Cu+O2=2CuOD.C+2CuO2Cu+CO2
6.
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0g水受热后变成100g水蒸气
B.蜡烛受热融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C.10mL的水中加入10mL的酒精,所得酒精溶液体积小于20mL
D.纸张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张的质量小
7.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共存物、食盐水、氮气B.石油、煤、天然气
C.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液态氧D.氧化镁、酒精、水银
8.
“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之间有间隔
9.
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在实验室中意外地发现一种新原子。已知该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27个微粒,其中14个微粒不带电,则该原子的质子数为(  )
A.13B.14C.26D.40
10.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阳离子的是(  )
A.B.
C.D.
11.
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含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食品名中的“钙、氟、锌”应理解为(  )
A.分子B.元素C.原子D.单质
12.
下列符号与其叙述对应一致的是(  )
A.3H﹣﹣3个氢元素
B.Ne2﹣﹣氖气
C.NH4﹣﹣氨气
D. ﹣﹣铁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
13.
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则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B.+2C.+1D.+4
14.
甲醛(CH2O)可用作农药和消毒剂。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醛属于氧化物
B.甲醛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5.
物质A的一个分子含有3个A原子,表示3个A分子的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A.A3B.3A3C.A3+D.3A
16.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
17.
过氧化氢加热到80℃才有较多氧气生成,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立即生成氧气。采用等量过氧化氢溶液,(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实线表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曲线),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B.C.D.
1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用作冶炼金属﹣﹣CO具有可燃性
B.石墨用作电极﹣﹣石墨具有润滑性
C.活性炭可用作电冰箱除味剂﹣﹣吸附性
D.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炭黑是黑色
19.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氢气和甲烷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B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C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D
冰和干冰
室温(20℃)放置,过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液体残留
 
A.AB.BC.CD.D
20.
2018年11月17日,防城港市举办2018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赛。为使我市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野外焚烧垃圾
B.生活垃圾随意倾倒
C.提倡大力植树造林
D.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炮竹
21.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B.天然气C.石油D.汽油
22.
掌握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避免火灾。请你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喷大量的水
D.洒在桌面的酒精着火应用湿布扑灭
2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固体B.滴加液体
C.倾倒液体D.液体读数

5.选择题(共2题)

24.

对《渔家傲》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5.

对《渔家傲》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6.填空题(共5题)

26.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在上述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_________种。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5)该反应中化合价有改变的元素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7.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氧原子______(2)两个硝酸根离子______
(3)银单质___________(4)食盐的主要成分_____
(5)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_____
28.
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查阅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请写出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与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13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写出其形成的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
(3)写出由8号元素和16号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阴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
29.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仼。
(1)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b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某地区水资源缺乏,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的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用洗菜水浇花
B 水管漏水,及时修理
C 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D 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4)自然界中几乎没有纯净的水,下列措施不属于水的净化方法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沉降  B 过滤  C 消毒 D 电解
30.
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从①氮气、②金刚石、③甲烷、④二氧化硫、⑤氢气、⑥酒精中选择适当物质序号填空:
(1)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
(2)“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__;
(3)自然界最硬的是__;
(4)用作保护气体是__;
(5)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__;
(6)最清洁能源是__。

7.实验题(共2题)

31.
填写实验报
实验内容
现象
理解或解释
(1)稍移开一瓶氧气的盖玻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观察现象。

(2)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杆,点燃后烧至快尽时伸入充满氧气且瓶底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观察到:
带火星木条复燃
观察到:
________
实验中带火星的木条发生的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反应的原理:
________
 
32.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一些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通常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用F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该由_______(填“a”或“b”)端导入,用该方法可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理由是________;检验F装置中二氧化碳己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4)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的方法制氨气,若用此法来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