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学习。
资料:
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下:

请回答问题:
(1)二氧化锰在535℃以上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锰和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分析图2,氧气的浓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在380℃突然增大的原因是______氯酸钾分解温度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
(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_____。
(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①完善步骤Ⅲ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加热左侧试管的目的是_____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
②步骤Ⅳ中,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③小华认为根据步骤Ⅳ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和_____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资料:
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下:

请回答问题:
(1)二氧化锰在535℃以上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锰和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分析图2,氧气的浓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在380℃突然增大的原因是______氯酸钾分解温度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
(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_____。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I | 检查气密性 | |
II | 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 紧橡皮塞 | |
III | 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 导气管口。 | 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 |
IV | 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 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 加热时间短于步骤III,木条很快复燃。 |
(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①完善步骤Ⅲ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加热左侧试管的目的是_____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
②步骤Ⅳ中,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③小华认为根据步骤Ⅳ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和_____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I、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1)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后方可以成为生活饮用水。各种指标的主要要求为: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水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①前两个指标可以通过活性炭的______作用而达到。
②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净化水时,C、D两个指标可通过上图的b、c和______过程而达到。
(2)如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这种净水器进水口在下方的优点是______。

A.使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B.有助于除去悬浮性颗粒
C.不易堵塞活性炭孔
D.可以将硬水软化
II、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为主要原料可以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D、G的主要成分是单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制取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为:B______,G______。
(2)B与水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写出化学方程式:①______。
(1)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后方可以成为生活饮用水。各种指标的主要要求为: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水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①前两个指标可以通过活性炭的______作用而达到。
②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净化水时,C、D两个指标可通过上图的b、c和______过程而达到。
(2)如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这种净水器进水口在下方的优点是______。

A.使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B.有助于除去悬浮性颗粒
C.不易堵塞活性炭孔
D.可以将硬水软化
II、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为主要原料可以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D、G的主要成分是单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制取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为:B______,G______。
(2)B与水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写出化学方程式:①______。
3.单选题- (共14题)
5.
如图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 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D. 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A. 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D. 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8.
山核桃营养十分丰富,其中包括有健脑作用的谷氨酸(化学式为C5H9NO4),下列关于谷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2个氧分子 |
B.由C、H、N、O四种原子构成 |
C.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
D.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5∶9∶1∶4 |
9.
化学变化中常常会呈现出颜色变化美,下列对颜色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色的磷燃烧后变白 | B.银白色的铁丝燃烧后变黑 |
C.紫色的干石蕊花遇二氧化碳变红 | D.淡黄色的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
12.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 实 | 解 释 |
A | 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 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
B | 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 |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C | 氯化铜与氢氧化钙两溶液间的反应速 率比两固体间的反应快 | 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机会 比在固体中接触机会多 |
D | 水银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 | 汞原子体积变大 |
A.A | B.B | C.C | D.D |
4.选择题- (共4题)
19.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历史史实和推论逻辑关系有误的一项是(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北宋崇文抑武 | 使北宋军队整体战斗力下降 |
B | 法国启蒙运动 | 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
C | 张骞出使西域 | 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
D | 玄奘西行天竺 | 表明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
5.填空题- (共2题)
21.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由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实验室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则右边电解示意图中得到氢气的一极是______(填“1”或“2”)。
(3)做电解水实验时常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目的是______(填“催化作用”或“增强导电性”)。
(4)氢气是公认的安全的高能燃料,氢气作燃料的优点还有______。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电解水制取8g氢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______?

(1)水是由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实验室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则右边电解示意图中得到氢气的一极是______(填“1”或“2”)。
(3)做电解水实验时常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目的是______(填“催化作用”或“增强导电性”)。
(4)氢气是公认的安全的高能燃料,氢气作燃料的优点还有______。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电解水制取8g氢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______?
22.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_(填“CO2”或“C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填“铁”或“铝”);
(3)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填“CO2”或“SO2”);
(4)冶炼铁是利用CO的______(填“还原性”或“可燃性”);
(5)如图是一种常用的学习用品——圆规材料的组成情况:

①图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②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利用这种材料制作铅笔芯的原因是______,其主要成分在充足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1)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_(填“CO2”或“C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填“铁”或“铝”);
(3)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填“CO2”或“SO2”);
(4)冶炼铁是利用CO的______(填“还原性”或“可燃性”);
(5)如图是一种常用的学习用品——圆规材料的组成情况:

①图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②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利用这种材料制作铅笔芯的原因是______,其主要成分在充足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