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査阅资料)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
(实验与探究)
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_____。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能发生反应的共有_____组。
(査阅资料)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
(实验与探究)
| 内容 | 现象 | 实验解析 | 结论 |
实验一 | ![]() | ①_____ | 化学方程式是:K2CO3+H2SO4═K2SO4+H2O+CO2↑ |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④___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
实验二 | ![]() ②_____ |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 ![]() ③_____ | |
实验三 | ![]()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 |
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_____。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能发生反应的共有_____组。
2.推断题- (共1题)
2.
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A、B、C、D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1)C的化学式为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1)C的化学式为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3.
将20.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表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
(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精确到0.1%)
反应时间(s)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液温度(℃) | 20.5 | 20.6 | 20.7 | 20.8 | 20.9 | 20.8 | 20.7 |
(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精确到0.1%)

4.流程题- (共1题)
4.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从海水中可提取各种化工原料。如图是工业用海水“制碱”的简要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里由粗盐制取精盐的实验操作及顺序是_____。
(2)粗盐中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Na2SO4和泥沙等杂质,精制时所用试剂包括:
①盐酸②BaCl2溶液③NaOH溶液④Na2CO3溶液。加入的顺序是_____。
(3)上述流程生成碳酸氢钠和纯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实验室里由粗盐制取精盐的实验操作及顺序是_____。
(2)粗盐中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Na2SO4和泥沙等杂质,精制时所用试剂包括:
①盐酸②BaCl2溶液③NaOH溶液④Na2CO3溶液。加入的顺序是_____。
(3)上述流程生成碳酸氢钠和纯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单选题- (共13题)
6.
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从图中得到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从图中得到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A与B的分子个数相同 |
B.A与D分子构成相同 |
C.C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 |
D.四种物质中只有B是单质 |
7.
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
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
C.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它与水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氧化物 |
D.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电性不同,数目可能相等 |
8.
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C. 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D.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A. 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C. 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D.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11.
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像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选项 | 固体 | 溶液 | y轴含义 |
A | 二氧化锰 | 过氧化氢溶液 | 水的质量 |
B | 铁粉和铜粉 | 硫酸铜溶液 | 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
C | 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 | 稀盐酸 |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
D |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 | 稀盐酸 | 二氧化碳的体积 |
A.A | B.B | C.C | D.D |
12.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物质 | 铁 | 干冰 | 小苏打 | 盐酸 |
性质 | 导热性 | 升华吸热 | 能与酸反应 |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
用途 | 制作铁锅 | 人工降雨 | 治疗胃酸过多 | 除铁锈 |
A.A | B.B | C.C | D.D |
13.
(题文)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如果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A.X>Y>Z | B.Y>Z>X | C.X>Z>Y | D.Z>X>Y |
17.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是( )
A.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 |
B.除去H2中的HCl气体和H2O: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NaOH溶液 |
C.分离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加适量NaOH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 |
D.验证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取样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
6.填空题- (共2题)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石油和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当前空气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_____。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
A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 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 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2)工业炼铁中会发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
(3)水是生命之源。要确定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_____来检验。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淡水很少,常用_____方法将海水淡化。电解水实验如如图所示,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Va:Vb)约为_____,本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1)煤、石油和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当前空气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_____。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
A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 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 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2)工业炼铁中会发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
(3)水是生命之源。要确定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_____来检验。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淡水很少,常用_____方法将海水淡化。电解水实验如如图所示,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Va:Vb)约为_____,本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7.实验题- (共2题)
20.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锰起到催化作用,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都没有改变,根据氧气_____的物理性质可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
(3)实验室可以选择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制取CO2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4)通常情况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里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NH3,实验室制取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宇母),若选择F装置利用排空气法收集NH3,气体应该从_____(填“a”或““b”)进入。将NH3溶于水中可配制成氨水溶液,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色。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锰起到催化作用,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都没有改变,根据氧气_____的物理性质可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
(3)实验室可以选择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制取CO2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4)通常情况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里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NH3,实验室制取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宇母),若选择F装置利用排空气法收集NH3,气体应该从_____(填“a”或““b”)进入。将NH3溶于水中可配制成氨水溶液,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