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填充题- (共5题)
1.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O2,CO2,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化学变化,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物质 | X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的质量/g | 19 | 34 | 6 | 2 |
反应后的质量/g | 11 | 2 | 待测 | 20 |
A.CO2是生成物 |
B.表中的待测值为32 |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
D.反应中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_____。 |
4.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_____。
选项 | 物质 | 选用试剂及主要操作 |
A | N2(O2)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B | FeCl2溶液(CuCl2溶液) |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
C | CO2(CO) | 通氧气,点燃 |
D | Ag粉(Zn)粉 | ____ |
2.计算题- (共1题)
6.
为了检测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进行实验测定。已知,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
⑴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⑵10.0 g样品与45.0 g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是否还有剩余_______(填“是”或“否”);
⑶10.0 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可产生二氧化碳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 甲 | 乙 | 丙 | 丁 |
所取石灰石样品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加入盐酸的质量/g | 20.0 | 30.0 | 45.0 | 50.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6.0 | 4.0 | 2.0 | 2.0 |
请回答:
⑴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⑵10.0 g样品与45.0 g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是否还有剩余_______(填“是”或“否”);
⑶10.0 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可产生二氧化碳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3.推断题- (共1题)
7.
A﹣G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B和EF分别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E、F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1)A的化学式是_____。
(2)反应②是放热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反应⑤的用途有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要求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1)A的化学式是_____。
(2)反应②是放热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反应⑤的用途有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要求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4.流程题- (共1题)
8.
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生铁的含量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1)反应:Fe2O3+3CO
2Fe+3CO2,②Fe2O3+3C
2Fe+3CO.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_____(填序号)。
(2)热空气和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有一种相同,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原料中石灰石的作用是_____。
(3)炼钢炉中,通入纯氧的目的是_____,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_____性。
(4)钢铁制品容易生锈,铁生锈是铁与_____接触的原因。
已知生铁的含量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1)反应:Fe2O3+3CO


(2)热空气和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有一种相同,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原料中石灰石的作用是_____。
(3)炼钢炉中,通入纯氧的目的是_____,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_____性。
(4)钢铁制品容易生锈,铁生锈是铁与_____接触的原因。

5.单选题- (共8题)
10.
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
11.
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C. 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 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A. 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C. 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 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14.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电光源 |
B.干冰在医疗上可用作血液制品储存和运输的制冷剂 |
C.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过滤净水即得软水 |
D.蜡烛燃烧产生黑烟是因为蜡烛中有炭黑 |
15.
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雾 |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D.镁条放入稀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热 |
6.填空题- (共3题)
17.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关于水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示意图①一③中,“●“表示氢原子,“O“表示氧原子。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③所代表的物质是图乙中_____试管(填字母)中产生的气体,图乙中B是电源的_____极(填“正““负”)产生的气体。

(2)写出图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2018年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用水方式,符合该主题的是_____。
A 使用节水龙头
B 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或滴灌
C 用淘米水浇花
D 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1)图甲示意图①一③中,“●“表示氢原子,“O“表示氧原子。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③所代表的物质是图乙中_____试管(填字母)中产生的气体,图乙中B是电源的_____极(填“正““负”)产生的气体。

(2)写出图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2018年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用水方式,符合该主题的是_____。
A 使用节水龙头
B 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或滴灌
C 用淘米水浇花
D 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19.
学完了碳和碳的氧化物,有些同学有下列问题没有弄清楚,你能帮他解释吗?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为什么石墨较软,而金刚石却很硬?是因为_____。
(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连是化学变化?_____。
(3)长期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为什么会长一层白膜?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为什么石墨较软,而金刚石却很硬?是因为_____。
(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连是化学变化?_____。
(3)长期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为什么会长一层白膜?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
7.实验题- (共2题)
20.
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写出实验室由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某同学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如果要选择F装置收集,则应该从_____端通入,如何验满?_____。B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要形成液封,目的是_____,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B中反应太快,不利于气体收集,他可选择下列措施中的_____(填序号)解决该问题。
A 将长颈漏斗换成注射器
B 向装置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C 将锥形瓶换成试管加带孔的塑料片
(4)如G图所示,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蜡烛的烧杯中,现象为_____,可体现二氧化碳的性质为:_____、_____。

(1)写出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写出实验室由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某同学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如果要选择F装置收集,则应该从_____端通入,如何验满?_____。B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要形成液封,目的是_____,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B中反应太快,不利于气体收集,他可选择下列措施中的_____(填序号)解决该问题。
A 将长颈漏斗换成注射器
B 向装置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C 将锥形瓶换成试管加带孔的塑料片
(4)如G图所示,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蜡烛的烧杯中,现象为_____,可体现二氧化碳的性质为: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5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