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44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7

1.计算题(共1题)

1.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右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碘盐”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3)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单选题(共8题)

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W
G
H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W待测值是13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P是生成物
D.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5.
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4
6.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B.空气中的CO2含量过多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7.
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农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
B.社会公共场所严禁吸烟
C.积极开展绿化国土行动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8.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配制50g的食盐水。他们准确的称取了5 g食盐,准备量取45mL的水,有同学提出问题:如果量取水的时候俯视读数,那我们配制的食盐水会是多少呢?你知道吗?
A.50gB.大于50gC.小于50gD.不能确定
9.
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3.选择题(共2题)

10.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学生要不要认识繁体字,向来有不同见解。赞成者认为,学生知晓繁体字,   ①    知晓中国汉字和中国文化的由来,  ②  便利与还在使用繁体字的港澳台地区以及部分海外华人群体的沟通和联系。反对者则认为,简化字推广使用几十年,已成为国家的通用文字,  ③  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也在使用简化字。将繁简两套文字系统搬进学生课堂,  ④  违背国家语言法规,  ⑤  不符合汉字运用的现实,  ⑥  会使孩子不胜其“繁”,加重学习负担。


A

等于

甚至

既然

/

B

就是

同时也

并且

C

就同时

/

况且

不但

而且

进而

D

才能

/

/

11.

 喜欢上网的毛毛参加了某新闻网组织的“抵制网络谣言,文明上网”的活动,下面是他在活动中收集的部分材料。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4.填空题(共5题)

12.
江西龙虎上因特有的丹霞地貌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其红色砂砾岩由石灰岩、氢氧化铁、石膏等成分组成。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
(1)石灰岩中含有的钙元素    
(2)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中含有的阴离子    
(3)岩石呈红色是含氢氧化铁所致,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13.
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示意图。
①实验时,取下橡皮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使用的红磷量不足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2)①吃烧烤时远处都能闻到一股香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烤时若碳不完全燃烧,容易引起CO中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游客旅游是自备“雪碧”汽水(配料主要是碳酸水、白砂糖),他打开瓶盖时发现有许多无色气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③温泉水对人体有保健和美容作用。池中的水常采用“砂滤——活性炭——消毒剂”的净化工艺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_________性。
14.
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CO2的制备、净化、检验,最后收集一瓶干燥的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选择的探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____________(填序号)组药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C中所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将弹簧夹关闭,在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收集方法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__。
(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水是化合物,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
B.电解水时,电源的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
16.
根据下列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还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常温下,在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不能使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5 mL 5% 的过氧化氢溶液
B.5 mL 5% 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
C.5 mL 5% 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硫酸铜溶液
D.5 mL 5% 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红砖粉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