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见如图: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等有害气体。
资料2: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资料3:Fe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资料4: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石灰浆除SO2而不是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______。
(2)溶解步骤中同时发生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Fe2(SO4)3=3FeSO4、Fe+H2SO4=FeSO4+H2、______。
(3)将所得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______、过滤,得到FeSO4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_。
(4)政府倡导垃圾分类,其好处是(写一点):______。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等有害气体。
资料2: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资料3:Fe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资料4: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石灰浆除SO2而不是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______。
(2)溶解步骤中同时发生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Fe2(SO4)3=3FeSO4、Fe+H2SO4=FeSO4+H2、______。
(3)将所得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______、过滤,得到FeSO4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_。
(4)政府倡导垃圾分类,其好处是(写一点):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Ⅰ固体的成分分析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
②CaCl2溶液的pH=7。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只有NaOH
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只有Na2CO3
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是NaOH 和Na2CO3的混合物
(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___,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组内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表所示实验。
(实验结论)小钱、小徐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得出猜想Ⅲ正确。
(反思评价)(一)老师指出,仅凭小钱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___。
(二)根据小徐的结论推测小陆实验现象是___。
Ⅱ固体中各成分含量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一)小陆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 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纯度,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___;
(二)小钱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装置II.请分析:装置II中A的作用___;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E装置的作用是___。
(实验结论)称取10g样品于圆底烧瓶中,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2.2g,请你计算出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评价)(一)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除了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还因为___。
(二)若将上述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在45g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___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Ⅰ固体的成分分析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
②CaCl2溶液的pH=7。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只有NaOH
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只有Na2CO3
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是NaOH 和Na2CO3的混合物
(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___,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组内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表所示实验。
同学 | 小钱 | 小徐 | 小陆 |
实验操作 |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 |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 | 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
(实验结论)小钱、小徐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得出猜想Ⅲ正确。
(反思评价)(一)老师指出,仅凭小钱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___。
(二)根据小徐的结论推测小陆实验现象是___。
Ⅱ固体中各成分含量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一)小陆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 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纯度,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___;
(二)小钱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装置II.请分析:装置II中A的作用___;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E装置的作用是___。
(实验结论)称取10g样品于圆底烧瓶中,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2.2g,请你计算出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评价)(一)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除了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还因为___。
(二)若将上述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在45g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___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综合题- (共1题)
3.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化学密不可分。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
③医院用来配置消毒液的盐_______________ ④碱溶液中都含有的一种离子___________
(2)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洗剂。

①使用洗涤灵牌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功能。
②清除以下物质,可使用炉具清洁剂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铁锈 B.油污 C.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③“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会生成Na2CO3和H2O2。将爆炸盐溶于水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会产生少量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洁厕灵加入滴有酚酞的炉具清洁剂中,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
③医院用来配置消毒液的盐_______________ ④碱溶液中都含有的一种离子___________
(2)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洗剂。

①使用洗涤灵牌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功能。
②清除以下物质,可使用炉具清洁剂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铁锈 B.油污 C.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③“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会生成Na2CO3和H2O2。将爆炸盐溶于水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会产生少量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洁厕灵加入滴有酚酞的炉具清洁剂中,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2题)
5.
下列化学方程式属于复分解的是 ( )
A.Fe+H2SO4==FeSO4+H2↑ |
B.H2SO4+Cu(OH)2==CuSO4+2H2O |
C.Cu+2AgNO3==Cu(NO3)2+2Ag |
D.SO3+2NaOH==Na2SO3+H2O |
7.
烧杯中现有CaCO3和CaO的混合物若干克,往其中加入97.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则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 )
A.5% | B.5.55% | C.10% | D.11.1% |
8.
稀土元素在科技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如图为稀土元素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
B.一个镱原子的质子数为70 |
C.一个镱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70 |
D.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3.0g |
10.
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
D.铝比铁有更好抗腐蚀性的原因是:铝比铁金属活动性强。 |
11.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验证水果中的柠檬酸呈酸性 |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B. | 比较 Fe、Cu、Ag金属活动性 | 取少量金属固体,滴加足量稀硫酸 |
C. |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
D. |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
A. A B. B C. C D. D
12.
中考复习阶段,小倪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煮沸可以降低井水的硬度;②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③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④“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⑤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则所有液体都能导电;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⑦可溶性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难溶性碱一定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 | B.②③⑥ | C.①④⑦ | D.①③⑤ |
13.
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
B.t2℃时,MgCl2的溶解度是100g |
C.t1℃时,等质量的KCl和MgSO4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
D.将t1℃时KCl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
5.实验题- (共1题)
16.
化学离不开实验,以下是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下方的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一种)。
(3)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除需A、C、E以外,还需要另外增加的仪器是_________。写出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H
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导入。
(4)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实验过程]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分析]锥形瓶J的热水剧烈沸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有观点认为只需要进行实验操作Ⅱ,即可说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你对该观点的看法是_______(选填“赞同”或“不赞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下方的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一种)。
(3)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除需A、C、E以外,还需要另外增加的仪器是_________。写出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H
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导入。
(4)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实验过程]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 | 打开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K3、K4。将20mL水注入锥形瓶I中,关闭弹簧夹K1,振荡瓶J,打开弹簧夹K2。 | 无明显现象 |
Ⅱ | 关闭弹簧夹K2,打开弹簧夹K4,将20mL 稀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K中,关闭弹簧夹K4,振荡瓶J,打开弹簧夹K3。 | 锥形瓶J中的热水剧烈沸腾 |
[实验分析]锥形瓶J的热水剧烈沸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有观点认为只需要进行实验操作Ⅱ,即可说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你对该观点的看法是_______(选填“赞同”或“不赞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