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小明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粉在空气燃烧的实验(如图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实验结束,他发现镁粉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为了弄清黄色固体的成分,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资料1】
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设计实验】小明用图2所示的实验(部分操作没有画出),验证黄色固体为Mg3N2,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交流与思考】小明发现久置的镁条上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种呢?他叫来了小亮、小红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
【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
;小亮认为可能是
;小红认为可能是
。
小红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
【查阅资料2】
受热分解产生两种氧化物。
②
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小亮进行实验(见图3),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亮认为小红的猜想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反思】要验证小亮的猜想,实际上只需证明黑色“外衣”想形成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即可。为了证明这一猜想,需要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中的________(填序号,下同)和_______。

【查资料1】
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设计实验】小明用图2所示的实验(部分操作没有画出),验证黄色固体为Mg3N2,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交流与思考】小明发现久置的镁条上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种呢?他叫来了小亮、小红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_____________ | 黄色固体为Mg3N2 |
【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



小红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
【查阅资料2】

②

【实验探究】小亮进行实验(见图3),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亮认为小红的猜想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反思】要验证小亮的猜想,实际上只需证明黑色“外衣”想形成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即可。为了证明这一猜想,需要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中的________(填序号,下同)和_______。

2.
MnO2是一种常见的不溶于水的化学试剂。
(1)MnO2在化学反应中可作生成物,请写出一个有MnO2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MnO2在化学反应中可作反应物,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则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MnO2在化学反应中还可作催化剂,小金用下图所示方法(各反应物均无剩余,反应条件省略)将MnO2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以循环使用。已知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图中A和B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无色液体。试推断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操作X是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②中能与物质C反应生成物质B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A.Fe B.Cu C.CH4 D.H2
(1)MnO2在化学反应中可作生成物,请写出一个有MnO2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MnO2在化学反应中可作反应物,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MnO2在化学反应中还可作催化剂,小金用下图所示方法(各反应物均无剩余,反应条件省略)将MnO2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以循环使用。已知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图中A和B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无色液体。试推断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操作X是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②中能与物质C反应生成物质B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A.Fe B.Cu C.CH4 D.H2
3.
“转化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1)图A中,我们根据_______(填火焰的名称)处的火柴炭化最明显,来判断各层火焰的温度。
(2)图B中,我们根据冷却至室温后,烧杯内的水进入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约占总体积的1/5,来大致确定空气氧气的含量。关于这个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图C中,我们可以通过进入瓶内水的多少来确定瓶内氧气的多少。小梦用该方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时,便开始收集。随后小梦将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这瓶氧气中,能观察到______色火焰。

(1)图A中,我们根据_______(填火焰的名称)处的火柴炭化最明显,来判断各层火焰的温度。
(2)图B中,我们根据冷却至室温后,烧杯内的水进入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约占总体积的1/5,来大致确定空气氧气的含量。关于这个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红磷用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 |
B.只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换成木炭同样可以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 | C.实验还能证明反应后瓶内剩余气体具有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
D.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
2.简答题- (共2题)
4.
某化工企业以黄铁矿为原料生成硫酸。请根据下图的工艺流程图回答问题:

(1)沸腾炉中的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二硫化亚铁(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价。
(2)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根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1)沸腾炉中的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二硫化亚铁(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价。
(2)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根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粉碎黄铁矿石的目的是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B.使用催化剂能提高物质X的反应速率和产量 |
C.吸收塔中为了提高吸收效率,采用喷淋的方式 |
D.该企业的尾气处理不当会引起酸雨 |
5.
碳和碳的化合物都第非常重要的物质。

(1)碳的单质有多种,图1中能用于制作电极的碳单质是_______(填序号)。
(2)图2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铜发生了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②中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

(1)碳的单质有多种,图1中能用于制作电极的碳单质是_______(填序号)。
(2)图2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铜发生了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②中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6.
某工厂,高温燃烧12.5t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O3),完全反应后可生成5.6t生石灰(CaO)固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都是固体且都不参与反应)。试计算:
(1)CaCO3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整数比)。
(2)该工厂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完成反应后,所得固体产品的总质量是多少?
(1)CaCO3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整数比)。
(2)该工厂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完成反应后,所得固体产品的总质量是多少?
4.单选题- (共14题)
8.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
B.转化观:水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
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D.辩证观:氧气既能供给呼吸,也会使食物腐烂 |
9.
将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一定属于化合物 | B.b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该反应中c和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一定是2:1 | D.c和d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2:1 |
11.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冰水、水银、硬水 |
B.大气污染物:NO2、PM25、CO2 |
C.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蒸馏、向水中加入明矾 |
D.黑色固体物质: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 |
12.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13.
在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中,奥元素的相关信息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为uUO | B.原子的质子数为176 |
C.原子序数为118 | D.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
14.
小李牙痛就医后,医生给他开了肿痛安胶囊和罗红霉素片,查阅资料后得知罗红霉素片的主要成分罗红霉素的化学式为
.下列关于罗红霉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罗红霉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
B.罗红霉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 |
C.罗红霉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D.一个罗红霉素分子中共含134个原子 |
15.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
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
C.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 |
17.
育才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伟认为装置A加热前试管内的物质是纯净物 |
B.小明认为若将装置B 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就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
C.小芳认为装置D收集到的氧气比装置C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
D.小华用图2中的装置来代替装置C收集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导气管b处进行验满 |
18.
张磊同学编写的以“找不同”为主题的手抄报中有如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 |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C.不同温度下同一物体体积不同是因为分子大小不同 |
D.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
19.
通过开学以来的学习,小明发现很多实验中都用到了燃着的小木条,下列不能用燃着的小木条来完成实验的是( )
A.检验电解水反应中正极产生的气体 | B.检验电解水反应中负极产生的气体 |
C.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 D.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 |
5.填空题- (共1题)
21.
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上部分文字如下图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镁中硫酸根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2)已知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图2所示,则K+的质子数是____________。
(3)已知标签中“□”内的物质是氯化钙,则氯化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1)硫酸镁中硫酸根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2)已知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图2所示,则K+的质子数是____________。
(3)已知标签中“□”内的物质是氯化钙,则氯化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