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七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28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

1.简答题(共4题)

1.
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______(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结果发现测得数值比实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请你帮助他们找出实验误差的原因。(写出三条)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3.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发现大试管已破裂,请你帮他分析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写出三条即可)
4.
在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了探究阳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学们在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内选定了实验区域,分别在阳光充足的午时和太阳未升起的凌晨收集空气样品并进行实验。现有备选仪器:集气瓶、玻璃片、橡皮管、盛满水的水槽、烧杯、漏斗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上述仪器如何收集大棚内的空气样品?
(2)如果没有上述仪器,是否能用其他用具代替?如何操作?
(3)对两个时刻的气体样品进行检验,你对实验结论的猜测是什么?

2.综合题(共1题)

5.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酒精的用途是__________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________。
(3) 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__________)
A.燃烧匙B.试管C.量筒D.蒸发
(5)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③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④ 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______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6.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温度/℃
 二氧化锰用量/g
 氧气体积/ml
 反应所需时间/s

5
12
20
0.2
125
11

30
12
20
0.2
125
2

30
12
40
/
125
148

30
12
90
/
125
82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_____和_____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_____.

4.单选题(共14题)

7.
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B.均为化学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D.均为物理变化
8.
下列生活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B.香水挥发C.光合作用D.糯米酿酒
9.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10.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
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
11.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B.二氧化碳C.纯净水D.高锰酸钾
12.
下列4幅图分别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13.
下面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雾B.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硫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蓝紫色火焰
1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15.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16.
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三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D.分别观察颜色
17.
(2012•绍兴)2012年3月25日,浙江省环保厅开始试报的一项新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是(  )
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PM2.5D.一氧化碳
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
19.
一位同学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食盐,在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20.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C. 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 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5.选择题(共3题)

21.

“创客”最近火了。“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李克强评价“创客”时说:“创客充分展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创客”一词于2015年3月5日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了让“创客”更好地发展,政府应(  )

①厚植创业创新文化,勇于进行创业创新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为中小微企业“输血”

③给予“创客”财政支持,如降低贷款门槛④放宽市场准入,为创新活力的生长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

22.

—Would you mind staying in such a noisy room?

—No, but my son needs a _________ place to study in.

     

23.

—Would you mind staying in such a noisy room?

—No, but my son needs a _________ place to study in.

     

6.填空题(共1题)

24.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5.
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上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2)用上图中的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填a、b或c)_____________。
(3)利用装置A制氧气,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结束实验时要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