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十月份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27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

1.推断题(共1题)

1.
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某红色固体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F。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B_____;E _____。
(2)A发生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3)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
(4)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
(5)生成F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_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_____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

3.单选题(共16题)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铜制造电线B.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C.氧气供给呼吸D.用氦气填充气球
4.
判断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蓝紫色的火焰。B.硫磺受热变成液体。
C.发出大量的热D.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
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B.均为化学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D.均为物理变化
6.
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香水挥发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D.葡萄榨汁
7.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洁净的空气B.冰水混合物 氯酸钾
C.矿泉水 四氧化三铁D.可乐   稀有气体
8.
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它气体,最好在空气中燃烧( )
A.木炭B.蜡烛C.铁丝D.红磷
9.
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氮气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B.用烧红的铁丝分别伸入瓶中
C.用燃着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用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10.
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B.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C.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外界空气进入瓶中
D.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11.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的几种常见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D.量取液体
12.
下列过程属于缓慢氧化的组合是(  )
①蜡烛燃烧②食物腐败③呼吸作用④金属锈蚀⑤醋的酿造⑥火药爆炸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
13.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步主要操作: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并连好导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④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
1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
A.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胶头滴管
B.酒精灯、水槽、试管、集气瓶、量筒
C.铁架台、烧杯、集气瓶、玻璃片
D.试管、铁架台、集气瓶、玻璃片
15.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 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 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16.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17.
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不支持燃烧B.容易汽化C.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D.容易燃烧
18.
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02与粉尘排放

4.填空题(共3题)

19.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集气瓶中倒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图2中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其目的为___________。
20.
如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瓶,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2)用水将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____端进入(填a、b)。
21.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和收集某种气体,由装置可推知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制取气体的反应一定是____(填序号)。
A.需要加热B.需要催化剂
C.制取氧气的反应D.反应物都是固体

5.实验题(共1题)

22.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火柴、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

(1)若补充仪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2)制取该气体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观察到_________时,说明装置不漏气; 
(3)固定试管操作时需要注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4)利用上图中仪器收集较纯净气体的方法_____;选用该方法的原因______;
(5)若想测定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_______(填编号)。 
 
量筒读数时,俯视读数,测得的氧气体积比实际值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