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26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简答题(共3题)

1.
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写出一条从图中获得的信息_____。
(3)用分子的观点描述水蒸发和水电解有何不同_____。
2.
请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对“八月桂花香”的解释是_____。
(2)加压时,6000L的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_____。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是_____。
3.
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口瓶标签要朝向手心,原因是_____。
(2)使用酒精灯时,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3)量筒正确读数的方法是_____。
(4)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_____。
(5)闻氨水时,应注意_____。

2.推断题(共1题)

4.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甲分解生成乙和丙的化学式反应式为_____。
(2)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
(3)选择合适物质,让丙生成乙,化学反应式为_____。

3.单选题(共14题)

5.
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不仅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物质,而且物质还在不断地变化着。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酒B.石蜡熔化C.工业制取氧气D.酒精挥发
6.
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
X
物理变化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空气
Y
化学变化
氧化反应
混合物
氮气
 
A.AB.BC.CD.D
7.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A.B.C.D.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上近似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B.凡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
C.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
D.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9.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操作: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连接仪器 e、装药 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g、撤出导气管.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cdaebfgB.dceafgbC.adcefgbD.dceafbg
10.
今年蚌埠市对大气污染进行了有效治理。上半年空气质量较好.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11.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物质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2.
“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符的是(  )
序号
物质
性质
用途
A
氢气
还原性
用于冶金
B
氮气
化学性质稳定
充入食品袋中以防腐
C
氧气
氧化性
做燃料
D
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稳定
保护气
 
A.AB.BC.CD.D
13.
某学生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室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中,其结果是
A.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B.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减少
C.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D.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14.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15.
用量筒量取溶液,俯视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大于6mLB.小于6mLC.等于6mLD.以上都不对
16.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
17.
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
B.给固体物质加热时,必须使用坩埚钳
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
D.用滴瓶上的滴管吸取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18.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错将砝码放在了左盘,称量物放在了右盘,平衡时砝码的质量为30g,游码的质量为2.6g,则该同学称取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
A.29.4gB.27.4gC.28gD.32.6g

4.填空题(共3题)

19.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
(3)一个氧分子_____;一个氧原子_____;一个氧离子_____。
20.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1)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_____(填粒子符号)。
(2)在第二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
(3)9号元素与17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
(4)碳元素与氮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_____。
(5)等质量的钠、镁、铝,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
21.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是_____(3种即可)。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时,连接电源正极端和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_____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理论依据是_____。

5.实验题(共2题)

22.
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选用下列装置,探究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小金同学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他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纯净的氧气,选用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反应式_____。
(3)小银同学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_____,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是因为_____。
(4)小金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两条) 。
(5)小铜同学想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常温下制取氢气,发现硫酸浓度稍大,反应非常剧烈,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欲收集干燥的氢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
(6)小金想收集半瓶氧气,设计的收集装置如图所示,氧气从_____端进入(填序号),装置内的空气对测量结果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7)小金对实验进行反思:哪些因素决定发生装置类型_____?哪些因素决定收集装置类型_____?
23.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小强:图2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通过导管与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用小华设计实验,回答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化学式反应式为_____。
(2)待燃烧停止,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写2点)。
(3)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硫粉,能否成功?为什么?_____。
(4)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_____(写2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