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______(填物质名称),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回顾)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____________ ;…
(2)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实验缺陷:①测定结果不准确;
②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验改进)
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用一个10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贴有银片的小木块,银片上放有足量白磷,将整套装置置于垫有
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的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量筒内液面上升,向烧杯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对应刻度。
(3)放白磷的平板用银做的原因是:银的_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性好,易将白磷温度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
(4)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___________mL处;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4(选用容积为40mL的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为20mL处,注射器空间为20mL,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兴趣小组同学装配好仪器并确认气密性良好后,将弹簧夹松开,直接给足量的红磷加热使其燃烧,反应完全并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为______mL(填整数)刻度处。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______(填物质名称),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回顾)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____________ ;…
(2)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实验缺陷:①测定结果不准确;
②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验改进)
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用一个10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贴有银片的小木块,银片上放有足量白磷,将整套装置置于垫有
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的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量筒内液面上升,向烧杯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对应刻度。
(3)放白磷的平板用银做的原因是:银的_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性好,易将白磷温度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
(4)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___________mL处;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4(选用容积为40mL的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为20mL处,注射器空间为20mL,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兴趣小组同学装配好仪器并确认气密性良好后,将弹簧夹松开,直接给足量的红磷加热使其燃烧,反应完全并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为______mL(填整数)刻度处。
2.流程题- (共1题)
2.
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试回答相关问题:
(1)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自来水生产中常用明矾做絮凝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____________性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③生活中软化硬水的简易办法是_________。
(2)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人类健康,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
①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起到_________作用;
②在常用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
③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科学研究证明,水在光照和Ti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
②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图中试管甲中的气体是______。
(1)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自来水生产中常用明矾做絮凝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____________性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③生活中软化硬水的简易办法是_________。
(2)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人类健康,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
①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起到_________作用;
②在常用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
③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科学研究证明,水在光照和Ti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
②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图中试管甲中的气体是_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3.
(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镁条燃烧____________;
②气体通过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
③铜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试回答相关问题:
①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②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
①镁条燃烧____________;
②气体通过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
③铜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试回答相关问题:
①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②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
4.推断题- (共1题)
4.
A、B、C、D、E五种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若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C、D是两种常见的无色气体,气体D常用于灭火,E是一种白色固体,受热可以生成A、D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推断:

(1)B、D分别为:B__________,D___________。
(2)E物质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3)A和D发生化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4)自然界中,通过____________(填变化名称)可将D转化为C。
(5)写出由C→A发生化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1)B、D分别为:B__________,D___________。
(2)E物质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3)A和D发生化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4)自然界中,通过____________(填变化名称)可将D转化为C。
(5)写出由C→A发生化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13题)
5.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 实验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浓度 |
B |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温度 |
C |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有、无催化剂 |
D |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 反应物的种类 |
A.A | B.B | C.C | D.D |
8.
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X | 化合反应 | 化合反应 | 纯净物 | 物理变化 |
Y | 氧化反应 | 分解反应 | 混合物 | 化学变化 |
A.A | B.B | C.C | D.D |
13.
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
B.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
C.过程中瓶内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 |
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
15.
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 |
B.先挤捏胶头滴管胶帽,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 |
C.在量筒中溶解固体,配制溶液 |
D.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
17.
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许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物质 | Fe(铁丝) | S(硫粉) | C(木炭) | H2(氢气) |
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产物 | 氧化铁 (Fe2O3) | 二氧化硫 (SO2) | 一氧化碳 (CO) | 过氧化氢 (H2O2) |
A.A | B.B | C.C | D.D |
6.多选题- (共2题)
18.
某学生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错将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速率加快 | B.高锰酸钾也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
C.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不变 | D.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
7.实验题- (共1题)
20.
下面是实验常用仪器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2)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
_______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3)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②下面是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为_________;
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d.试管中装药品,固定于铁架台上 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现准备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燃烧的实验使用,选择_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收集氧气便于直接做这个实验。
(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制取CO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C装置与B装置相比较,优点为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G)收集二氧化碳,验满二氧化碳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______(填“a”或“b”)端,如果火焰熄火.则收集满了。
(5)在标准状况下,氨气(NH3)的密度约为0.8g/L,空气的密度约为l.3g/L,且l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同时会产生氯化钙和水,则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填序号,从A~F中选择),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2)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
_______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3)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②下面是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为_________;
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d.试管中装药品,固定于铁架台上 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现准备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燃烧的实验使用,选择_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收集氧气便于直接做这个实验。
(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制取CO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C装置与B装置相比较,优点为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G)收集二氧化碳,验满二氧化碳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______(填“a”或“b”)端,如果火焰熄火.则收集满了。
(5)在标准状况下,氨气(NH3)的密度约为0.8g/L,空气的密度约为l.3g/L,且l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同时会产生氯化钙和水,则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填序号,从A~F中选择),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