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使用了过滤操作.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使用了过滤操作.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
2.计算题- (共1题)
2.
铜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合金20g放入烧杯,将28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1)合金中铜、镁的质量比.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次数 | 1 | 2 | 3 | 4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70 | 70 | 70 | 70 |
剩余固体质量/g | 18.2 | 16.4 | 14.6 | 13.2 |
(1)合金中铜、镁的质量比.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 (共2题)
4.
某化学小组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他们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描述: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滤液呈蓝色,则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④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描述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滤液呈蓝色,则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④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描述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4.选择题- (共3题)
6.
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
7.
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
5.填空题- (共5题)
8.
用化学用语表示或写出粒子符号的意思: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
(2)能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
(3)2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
(2)能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
(3)2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
9.
分今年我国多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雾霾天气,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1)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频发的雾霾天气催热了防PM2.5专用口罩的网上销售,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作用。
(3)为防治雾霾天气,改善空气质量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
(4)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下列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①下列矿石标本的主要成分中,所含金属元素有____________种。
②在炼制时,若要同时制得含铜元素和含硫元素的产品,需要选择的矿石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 | B.一氧化碳 | C.二氧化硫 | D.可吸入颗粒物 |
(3)为防治雾霾天气,改善空气质量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
(4)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下列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①下列矿石标本的主要成分中,所含金属元素有____________种。
②在炼制时,若要同时制得含铜元素和含硫元素的产品,需要选择的矿石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1.
下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______℃。
(2)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仍然饱和的是________的溶液。
(3)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4)我们从该图可知,除去X中混有少量Y时的方法是 。

(1)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______℃。
(2)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仍然饱和的是________的溶液。
(3)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4)我们从该图可知,除去X中混有少量Y时的方法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