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20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计算题(共3题)

1.
在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来吸收官兵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产生氧气,供给人呼吸,同时会生成碳酸钠。现有780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氧气?
2.
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CH2O2)会使人皮肤肿痛。完成蚁酸下面有关的计算。
(1)求相对分子质量_____。
(2)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4)23g蚁酸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
3.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6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使之与样品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90g,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5g。请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______ 。

2.推断题(共2题)

4.
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B元素的单质能在C元素的单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元素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A_____、B_____、C_____。
(2)A和B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5.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丙是常用于家庭装修的建筑材料主要成分。请回答:

(1)甲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写出乙转化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简答题(共1题)

6.
取一个小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然后加入一些稀盐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试回答:

(1)此实验有什么现象_____(至少答两点)?
(2)写出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9题)

7.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发射B.节日焰火
C.风力发电D.葡萄酿酒
8.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9.
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H2O=2Ca(OH)2+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A.CaOB.CaO2C.CaCO3D.CaCl2
10.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
3.6
4.8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3
12.6
1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2︰3
C.待测值为16D.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11.
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12.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   B. C. D.
13.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每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
14.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CO和CO2
点燃
通入澄清石灰水
B
甲烷和氢气
观察颜色
点燃闻气味
C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加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
D
木炭粉和氧化铜
观察颜色
加适量水观察是否溶解
 
A.AB.BC.CD.D
15.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B.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C.CO和CO2都能用于灭火D.CO2可作为气体肥料
16.
欲用简单方法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甲烷四种气体,只需要下列哪种用品
A.干燥的冷烧杯B.紫色的石蕊试液
C.一盒火柴D.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17.
实验室用简易发生装置制取CO2,并验证CO2性质时,有以下几种操作:①向试管中装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酸液;④连接装置;⑤向试管中倒入澄清石灰水;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正确顺序为
A.⑤④②①③⑥B.②④⑤①③⑥
C.④②①③⑤⑥D.④⑤②③①⑥
18.
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工业上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
B. 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 汽车排放的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19.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中必考虑的是(    )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⑤能否与水反应
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
20.
(题文)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  )
A.B.C.D.
21.
“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C.讲卫生,尽量多作用一次性餐具
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22.
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B. 森林的减少对碳的循环没有影响
C. 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     D. 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23.
用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B.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
C.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D.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4.
发生下列情况时,采取的应急措施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不慎打翻酒精灯,可用湿抹布盖灭
B.使用电路老化引起火灾,可用水扑灭
C.家中煤气阀门未关而引起泄漏,可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
D.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加入大量蔬菜
2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5.选择题(共11题)

26.     计算题:
27.如图所示,是中国科技馆中的“空中自行车”,下面挂上重物的作用是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下列四个物品原理与“空中自行车”相同的是(   )

28.a和b都是自然数,且0.3a=b,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29.a和b都是自然数,且0.3a=b,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30.a和b都是自然数,且0.3a=b,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31.九 (1)班48名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只是竞赛初赛,赛后,班长对成绩进行分析,制作如下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未完成).余下8名学生成绩尚未统计,这8名学生成绩如下:60,90,63,99,67,99,99,68.

频数分布表

分数段

频数(人数)

60≤x<70

a

70≤x<80

16

80≤x<90

24

90≤x<100

b

请解答下列问题:

32.

目前我国的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与人们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关系密切,能够有效地减轻这种天气灾害的人类活动是(  )

33.如图,已知 y=ax+by=kx 的图象交于点P,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axy+b=0kxy=0 的解是{#blank#}1{#/blank#}.

34.如图,已知 y=ax+by=kx 的图象交于点P,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axy+b=0kxy=0 的解是{#blank#}1{#/blank#}.

35.如图,已知 y=ax+by=kx 的图象交于点P,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axy+b=0kxy=0 的解是{#blank#}1{#/blank#}.

36.0.00060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blank#}1{#/blank#}.

6.多选题(共1题)

37.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7.填空题(共7题)

38.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填图中字母);
(2)涉及化学方程式:_____
39.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钠离子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
(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
(4)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
40.
我局自来水的水质时好时坏,对百姓健康不利。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1)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_____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2)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_____
(3)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消毒剂,我局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计算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1.
请仔细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过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___________.
(2)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有_____________.(写一种)
(3)请你就如何防止酸雨形成,提一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
4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星期天我跟妈妈学炒菜,我先打开了天然气燃气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燃烧过程中_____能转化为热能,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炒菜时我不小心把油锅弄着了火,我迅速盖上锅盖,使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
(2)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①汽车电路导线大多是铜制的,这是利用金属铜的_____性。
②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就得到乙醇汽油,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_____(答一点)。
43.
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44.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化学实验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在横 线上填写以下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
(1)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
(2)用量筒量取20mL水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会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向上倾斜_____;
(4)加热后试管立即清洗_____。

8.实验题(共2题)

45.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此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4)如果选择与制取CO2相同的发生装置来制取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6.
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

(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另一个不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如图1所示: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2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3道)

    推断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