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2.
如图是关于氨气(NH3)的趣味实验。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中水并打开弹簧夹时,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请推测氨气具有哪些性质?(酚酞遇到碱性物质显示红色)(至少答两条。)

2.推断题- (共1题)
4.
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溶液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根据题意写出产生无色气体D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其中B起___________作用,
(2)写出E+D→F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
(1)根据题意写出产生无色气体D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其中B起___________作用,
(2)写出E+D→F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
3.单选题- (共11题)
5.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
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
9.
取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用x、y标注,向x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y中不加入任何物质,分别加热制取氧气。下列产生氧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A | B.B | C.C | D.D |
11.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
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③烧杯乙和烧杯丙中的酚酞溶液都变红
④丁中的滤纸不变红,戊中的滤纸由下往上慢慢变红
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③烧杯乙和烧杯丙中的酚酞溶液都变红
④丁中的滤纸不变红,戊中的滤纸由下往上慢慢变红
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⑤ | D.④⑤ |
14.
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雾生成 |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
4.选择题- (共1题)
16.已知( {#mathml#}{#/mathml#} +ax)5﹣( {#mathml#}{#/mathml#} +bx)5的展开式中含x2与x3的项的系数的绝对值之比为1:6,则a2+b2的最小值为( )
5.填空题- (共3题)
18.
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写元素符号),其质子数为_____ 。
(2)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3)第三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
(4)当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物质时,构成此物质的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5)下图所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序号)。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写元素符号),其质子数为_____ 。
(2)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3)第三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
(4)当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物质时,构成此物质的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5)下图所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序号)。

6.实验题- (共2题)
20.
根据下列三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中发生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
(2)你认为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含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
(4)利用丙装置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着火燃烧,活塞向_____移,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刻度______处;若实验结束后,实验结论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1)甲中发生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
(2)你认为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含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
(4)利用丙装置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着火燃烧,活塞向_____移,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刻度______处;若实验结束后,实验结论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21.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b 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用(填序号)_________;该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3)写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4)若选取用D装置收集氧气,可推测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若用E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_______口(填c或d)进入。
(5)写出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
(6)利用制取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需要提前在集气瓶底部放入少量水,原因是: _______。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b 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用(填序号)_________;该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3)写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4)若选取用D装置收集氧气,可推测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若用E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_______口(填c或d)进入。
(5)写出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
(6)利用制取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需要提前在集气瓶底部放入少量水,原因是: 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