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18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8

1.综合题(共3题)

1.
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I.铁的应用
(1)下列铁制品的利用与金属导热性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铁钳 B.铁锅 C.刀具
(2)“纳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因为它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
II.铁的冶炼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高温下用CO作还原剂,将铁从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一氧化碳外,还能____________。
Ⅲ.铁的活动性探究
现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 (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
①只有Zn(NO3)2  
②有Zn(NO3)2、AgNO3
③有Zn(NO3)2、Cu(NO3)2
④有Zn(NO3)2、Cu(NO3)2、AgNO3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填标号),其理由是__________
【实验探究】根据如表中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完成表中的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B,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溶液A中的溶质成分符合猜想__,
固体B中的金属成分有________种.
 
Ⅳ.生铁中铁含量的测定
某课外兴趣小组测定生铁(含杂质的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五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取样品质量(g)
30.0
30.0
30.0
30.0
30.0
取稀硫酸质量(g)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产生气体质量(g)
0.2
a
0.6
0.8
0.9
 
(1)a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
(2)第5次实验结束后,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列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4)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
(9分)(1)现有六个常见化学名词:乳化、溶解、煮沸、蒸馏、降温结晶、蒸发结晶。请选择适合的词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用洗洁精洗去衣服上的油污____;
②将硬水直接转变成纯水______;
③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
(2)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
①氮分子____ ②两个亚铁离子__
(3)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②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
(9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活、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水的组成
有关水的组成和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1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2)水的性质
① 少量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
A.牛奶   B.蔗糖 C.面粉 D.花生油
② 实验室中用5g氯化钠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则需加入蒸馏水______mL,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③ 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
B.20℃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70g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t2℃时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固体物质没有完全溶解,则该固体一定是丙
(3)水的用途

A.溶解   B.燃烧的条件   C.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实验A中水作_____(填“溶剂”或“溶质”)。
②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_____。
③实验C中的水作________________。
④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选填编号)。
A.降低着火点 B.增大与可燃物接触面积 C.与空气中气体反应生成CO2 D.隔离氧气

2.单选题(共11题)

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食物腐败C.滴水成冰D.干冰升华
5.
加热31.6g高锰酸钾,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6%,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1.6 gB.0.8 gC.2.4 gD.3.2 g
6.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7.
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变大,熔点变高
B.铜、黄铜、锡、焊锡都属于单质
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镀锌的“白铁皮”不易生锈,说明锌没有铁活泼
8.
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B.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硫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9.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组成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C.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6D.K、O两种元素的个数比为1:2
10.
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 B. 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 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 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11.
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使用太阳能电池路灯B.大力推广燃煤发电
C.在开阔地燃放鞭炮D.露天焚烧秸秆
12.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向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13.
下列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用缝衣针淬火处理后弯成钓鱼钩B.用2B铅笔芯做石墨导电性实验
C.用冷瓷碟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D.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
14.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CO2中的少量 CO
向混合气体中鼓入过量氧气点燃
C
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
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A.AB.BC.CD.D

3.实验题(共1题)

15.
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如:配制较多溶液时用玻璃杯代替如图1所示的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搅拌时用筷子代替______________.
(2)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明同学选用块状的鸡蛋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
③选用甲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大理石和稀盐酸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
C.粉末状的锌与稀硫酸制氢气D.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
④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装置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若收集氨气应选用装置_____(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