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17年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042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7/3/20

1.综合题(共1题)

1.
氧气和二氧化碳是两种重要的气体,请根据学过的知识作答:
①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主要是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不同。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与实验室制法都选择了大理石,不仅因为这种原料含有________(填“钙元素”或“碳酸根”),而且来源非常广泛。
②根据所给的仪器回答问题

I.写出仪器名称,a ________、b _____________;
II.某同学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位置太高,不能用外焰加热,该同学应调节下图中的旋钮_______(填“①”或“②”或 “③”)。

利用改正后的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F收集并粗略测出收集O2体积,还需在_________(填m或n)端接一个量筒以便测出排出的水的体积。G图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实验室也能选用D装置作为氧气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为了使反应能保持较平稳地进行,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
IV.B、C、D、E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备CO2的发生装置,E装置制备气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若用C装置制备CO2,操作时一定要___________,形成液封以免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若用右图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请在图中用箭头画出气体进出的方向_________。

V.用足量的石灰石和50克稀盐酸充分完全反应,制得二氧化碳为8.8克。试计算:
50克稀盐酸中所含HCl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
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生石灰,其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同学们对某地石灰窑刚出窑的产品的成分进行探究。(假设石灰石中所含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参与下述反应)
【提出问题】刚出窑的产品中含钙元素的物质有哪些?
【猜 想】I.只有氧化钙 II.只有碳酸钙 III. 既有氧化钙又有碳酸钙
【查阅资料】氧化钙、氢氧化钙都能与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
【实验探究】
①甲同学取适量产品于试管中,并加入少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猜想II成立。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取适量产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
③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明了猜想III的成立,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适量水溶解,静置;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取少量下层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
 
试液变为红色;
_________。
 
猜想III成立
 

3.单选题(共25题)

3.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空气液化B.水结成冰C.酒精挥发D.食物腐败
4.
关于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B.液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
C.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制得更多的氧气D.氧元素全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
5.
硝酸银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2AgNO32Ag+O2↑+2X↑,则X的化学式是
A.NO2B.N2O3C.N2OD.N2
6.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Na2O+ H2O→2NaOHB.C2H6O+3O23H2O+2CO2
C.H2+CuOCu+H2OD.2KMnO4K2MnO4+MnO2+O2
7.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 +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微粒数目比为2∶1∶2
C.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1∶2
D.若a g X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b-a)g Y
8.
属于氧化物的是
A.NH4NO3B.K2CO3C.CaOD.H2SO4
9.
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B.干冰用于保藏食品
C.熟石灰用作干燥剂D.石墨用作电极材料
10.
矿泉水中含有钙、镁、钾、钠等,这里的钙、镁、钾、钠指(  )
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
11.
关于H2、H2O2、H2SiO3三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两个氢原子B.都含有氢元素C.都是化合物D.都含有一个氢分子
12.
物质名称与化学式相符合的是
A.碳酸氢钙:CaHCO3B.氧化铁:FeOC.胆矾:CuSO4D.氢氧化铜:Cu(OH)2
13.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lmol H2的质量为1gB.1mol H2约含6.02×1023个氢原子
C.lmol H2O含有3mol原子D.1molH2O2比1molH2O多1个氧原子
14.
以下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检查气密性
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15.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过量
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
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装置气密性不好
16.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 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加热碳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17.
鉴别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B.测定气体的密度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并振荡D.闻气体的气味
18.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水和双氧水C.碳60和石墨D.氧气和液氧
19.
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豆浆C.矿泉水D.蒸馏水
20.
下列方法中,能够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A.增加水的质量B.增加硝酸钾的质量C.升高水的温度D.搅拌
21.
一定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22.
用葡萄糖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0g 5 %的葡萄糖溶液,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A.玻璃棒B.烧杯C.天平D.漏斗
23.
下面是一些物质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牛奶6.3-6.6B.苹果2.9-3.3C.番茄4.0-4.4D.玉米粥6.8-8.0
24.
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燃烧不会污染大气B.风能属于“绿色能源”
C.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D.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导致雾霾
25.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取用固体
C.测溶液pH D.加热液体
26.
下列仪器中,不宜用来直接加热的是
A.蒸发皿B.烧杯C.试管D.燃烧匙
27.
下列物质:①大理石与木炭;②食盐与硝酸钾;③二氧化锰与氯化钾;④泥沙与食盐.四组混合物可以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实验操作进行分离的是( )
A.①和③B.只有②C.③和④D.只有④

4.选择题(共2题)

28.两个数都是合数,又是互质数,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20,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blank#}1{#/blank#},其中较小的合数是{#blank#}2{#/blank#}.
29.两个数都是合数,又是互质数,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20,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blank#}1{#/blank#},其中较小的合数是{#blank#}2{#/blank#}.

5.填空题(共4题)

30.
水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①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
A.矿泉水  B.蒸馏水  C.河水    D.雨水

②如图所示的简易净化水的装置,运用了如下净水方法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A.消毒    B.过滤    C.蒸馏    D.吸附

③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上图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④水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看到石蕊试液变_______色,其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原理也可用于制碳酸饮料。打开可乐瓶有大量气泡逸出,说明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变_______(填“大”或“小”),当气泡逸出后,瓶内的液体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
⑤5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含溶剂水是___________g。配制该溶液选取的量筒为____________(填“10mL”或“50mL”或“100mL”)。
31.
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①用化学符号表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两个铜原子_______;
由于化学性质稳定而代替氢气填充探空气球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②填写物质的名称:天然物质中最硬的是________;NH4Cl_________。
32.
尿素(化学式:CO(NH22)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尿素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C、H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尿素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0.5mol尿素中含有________个氮原子。
33.
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___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②若B溶液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______ 的方法提纯B;
③现有接近饱和的物质A的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I._________;II.恒温蒸发溶剂;III.________;
④t3℃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⑤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 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⑥如图所示,向盛有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实验时,烧杯中有固体析出,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__________(填A或B或C)。

6.实验题(共1题)

34.
一氧化碳、木炭还原氧化铜是初中化学中两个重要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作答。
 
(1)如图1实验,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是__________(填“加热”或“通一氧化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先撤去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改进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_。
(2)①如图2实验,实验开始时先预热,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对图2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a.C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
b.实验结束时先熄灭C处酒精喷灯,再将导管移出D中试管
c.D中增加的质量一定等于C中固体减少的质量
d.实验结束后待C中固体冷却后再倒出粉末,目的是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
(3)图1、图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C装置中相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A、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两反应中氧化铜都失去氧元素,发生了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B、D中的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4)对比两实验的加热仪器可知,图2实验比图1实验所需温度相对要_______(填“高”或“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