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N(NO3)2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请计算:
(1)N(NO3)2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和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_____________________;
(3)N(NO3)2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
(4)N(NO3)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N(NO3)2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和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_____________________;
(3)N(NO3)2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
(4)N(NO3)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江苏磊达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实验数据 |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
150 g | 12 g | 157.6 g |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3.
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完成下列表格(文字或图示均可)。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II.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实验I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提示: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
(1)实验I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提示: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 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成______________ 色 |
4.单选题- (共16题)
5.
“中国诗词大会”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的瑰宝。下列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6.
X和Y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Z,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2H4 | B.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
C.Y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1 | D.Z可作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
7.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 | 20 | 5 | 2 | 37 |
反应后的质量 | 待测 | 35 | 2 | 12 |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待测物质的值为15 |
C.物质Y一定是单质 | 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 5 |
8.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11.
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相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
A | 物质组成 | ①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②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硬水含有的杂质一定比软水多 ④组成人体的金属元素最多的是钙元素 |
B | 物质结构 | ①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③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④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性质有较大差异 |
C | 物质用途 | ①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②干冰可作制冷剂,还可用于灭火、人工降雨等 ③稀有气体广泛用于电光源 ④不能利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D | 环境保护 | ①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②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③为保护水资源,应严禁使用含磷洗衣粉 ④焚烧秸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
A.A | B.B | C.C | D.D |
13.
小明和几个小伙伴周末一起爬山,到了半山腰,口渴了,拿出随身带来的塑料瓶装的矿泉水,饮后观察了标签,上面有一项写着:含钙、镁、钠、钾等成分,这里的:“钙”、“镁”、“钠”、“钾”指的是( )
A.原子 | B.物质 | C.分子 | D.元素 |
14.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 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A. 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 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15.
近年来,科学家证实存在一种具有空心球状结构的分子N60,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N60中含有30个氮分子 | 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
C.N60和N2都是氮元素的单质 | D.N60和N2应具有不完全相同的性质 |
16.
如图是部分含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⑧都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
B.⑤⑦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
C.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可用④来解释原因 |
D.图中物质均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
18.
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 | B |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 ![]() |
C |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 ![]() | D | 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 ![]() |
A. A B. B C. C D. D
19.
2018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惜自然资源 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下列做法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 )
A.为了节约水资源,改大水浸灌为滴灌 |
B.为方便人们生活,大量使用一次性餐盒 |
C.为预防水体富营养化,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
D.为了节约资源,改进汽车发动机燃油方式 |
20.
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B.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 |
5.多选题- (共1题)
21.
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 Ce) 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铈的原子序数为58 |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是58 |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
6.填空题- (共5题)
22.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铁____________;(2)2个氢原子___________;(3)8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
(4)5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5)硫酸铜______________;(6)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
(1)铁____________;(2)2个氢原子___________;(3)8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
(4)5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5)硫酸铜______________;(6)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
23.
“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1)在虚线框内画出应填的微粒微观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虚线框内画出应填的微粒微观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______色,该实验中涉及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项即可)。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______色,该实验中涉及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项即可)。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5.
2018年5月13日早晨7时许,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从大连造船厂码头启航,赴相关海域执行海上试验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铜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造航母需要大量的钢材,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1)铜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造航母需要大量的钢材,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6.
2018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1)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表示氯原子)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少量盐酸与足量锌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少量盐酸与足量锌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