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2.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B.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C. 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A.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B.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C. 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4.
下列对于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 实 | 解 释 |
A |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 |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
B | 一滴水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 | 水分子很小 |
C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
D | 校园桂花飘香 |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
A.A | B.B | C.C | D.D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 |
B.原子中一定都含有质子、中子、电子 |
C.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
D.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
6.
电影《流浪地球》中提到了氢气,已知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比如氢的同位素为氘和氚,则下列属于同位素的是( )
A.红磷和白磷 |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C.碳12和碳13 | D.钠原子和钠离子 |
8.
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中子数为
A.49 | B.66 | C.115 | D.164 |
12.
下列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
13.
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取用高锰酸钾时将其送入试管底部,目的是防止药品打破试管 |
B.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药品进入导管 |
C.等到导管排出的气泡均匀时再开始收集,目的是使收集的氧气更纯净 |
D.反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目的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 |
2.选择题- (共1题)
3.填空题- (共7题)
15.
学校运动会上短跑项目“发令枪”里的火药成分为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红磷,当扣动扳机时,①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 ②并引燃红磷产生白烟。试分别写这两步反应符号表达式及基本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16.
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n个氢气分子_________ ;
(2)三个铝离子__________;
(3)既可以做保护气也可以填充探空气球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
(4)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5)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 。
(1)n个氢气分子_________ ;
(2)三个铝离子__________;
(3)既可以做保护气也可以填充探空气球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
(4)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5)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 。
17.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热胀冷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原子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热胀冷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原子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9.
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0.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下面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____(填粒子符号)。
(3)在第二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
(4) 等质量的Na、Mg、Al三种金属中所含原子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____(填粒子符号)。
(3)在第二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
(4) 等质量的Na、Mg、Al三种金属中所含原子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
21.
关于木炭、铁丝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木炭在集气瓶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原因是____________。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木炭在集气瓶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原因是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2题)
22.
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红磷量不足时,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

(1)实验过程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红磷量不足时,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
23.
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表达式,并选择发生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填写在下表中(填字母)。
(3)如何验证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固体锌与硫酸溶液常温下制备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若改用如图装置收集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则气体应从______进(填“a”或“b”)。

(5)a和b为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a为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b为氯酸钾。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
A
B
C
D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表达式,并选择发生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填写在下表中(填字母)。
选用药品 | 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 发生装置 | 收集装置 |
高锰酸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填 | 不填 |
过氧化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如何验证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固体锌与硫酸溶液常温下制备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若改用如图装置收集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则气体应从______进(填“a”或“b”)。

(5)a和b为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a为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b为氯酸钾。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
A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