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99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6

1.综合题(共1题)

1.
目前,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铁的广泛应用
(1)认识铁:从宏观看,铁由______组成;从微观看,铁由_________构成。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右图是常用的铁锅。用铁锅做炊具,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____性。防止铁锅生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经研究表明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二)铁锈蚀的条件探究
(4)铁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发生锈蚀,证明水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填字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A.①②③
(5)一般情况下,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接触时,活动性强的金属首先被腐蚀。造船工业为了避免轮船的钢铁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镶嵌的是_____(填“锌块”或“铜块”)。
(6)如图所示,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观察到量筒内水沿着细导管慢慢进广口瓶(容积为150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滤纸包等所占体积忽略不计)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
量筒最终读数
所需时间/min
1
1g铁粉、0.2 g碳和10滴水
100 mL
72 mL
约120
2
1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100 mL
72 mL
约70
3
 
/
/
/
 
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②实验1和2说明NaCl可以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③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上升,说明铁锈蚀过程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④实验1和3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表格空白处应填写的实验3的样品组成是________。
⑤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三)铁的冶炼
(7)某钢铁厂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石灰石等,炼铁设备--高炉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炼铁的固体原料需预先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
②炼铁高炉内发生的主要过程如下:

写出步骤写出A、B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③资料显示,炼铁中焦炭的实际用量远高于理论值,可能原因是______(填字母)。
A.部分焦炭与铁相互熔合,成为生铁中的部分碳元素
B.焦炭转变成一氧化碳后,并不能全部参加反应
C.焦炭在高温下会分解
④某炼铁厂现用1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炼铁,计算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t)

2.单选题(共18题)

2.
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 一款智能机通常含有 41 种以上的化学元素。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 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A.透光性好B.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C.易溶于水D.见光易分解
3.
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花香四溢;④百炼成钢;⑤沙里淘金;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B.④⑤C.①③④D.②④
4.
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仅包两种氧化物
C.该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22∶9
D.该反应中分子数目不变
5.
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K2FeO4+10H2O==4X↓+8KOH+3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铁酸钾属于氧化物B.高铁酸钾中铁元素显+6价
C.X的化学式是Fe(OH)3D.高铁酸钾应密封、防潮保存
6.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待测”数据为0
B.该反应可能是氧化反应
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10:3
D.该反应中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可能为19:21
7.
有关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结合成2个水分子
C.每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通过点燃生成2份质量的水
D.每4份质量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在铁中加入铬、镍制成不锈钢,可防止铁生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釜底抽薪----隔离可燃物,使燃烧停止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大小可以改变
9.
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10.
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如图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铈属于非金属元素B.铈的原子序数是58
C.铈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11.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1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C.加热碱式碳酸铜粉末,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13.
下列物质间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熔点:焊锡(锡、铅合金) > 纯铅
B.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人体呼出的气体 > 人体吸入的气体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生铁>钢
D.汽油去油污是溶解,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
14.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的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5.
“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①看颜色
②比较硬度,硬度大的是“愚人金”
③取样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④取样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6.
在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表示的是铁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B.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C.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D.反应结束后溶液都是无色的
17.
溶液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B.冬天在积雪上撒盐能使积雪尽快熔化,是因为食盐溶于水放热
C.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烫,是因为稀溶液的沸点比水高
D.食盐水能导电的原因是食盐水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18.
2018年2月1日起扬州主城区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下列标志表示“禁止放鞭炮”的是
A.AB.BC.CD.D
19.
已知Co有三种氧化物:CoO、Co2O3、Co3O4。9.30gCo(OH)2在空气中加热至290℃时已完全脱水成8.30g氧化物A;继续加熟A至1000℃对,剩余固体为7.50g氧化物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三种氧化物申Co3O4的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氧化物A的化学式为CoO
C.氧化物B的化学式为CoO
D.A到B的过程中,损失的是氧元素质量

3.填空题(共3题)

20.
金属钛(Ti)因为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金属钛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钒钛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其中钛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2)TiO2、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在氩气的气氛下,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
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此过程中,氩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③该步骤所得金属钛中通常混有少量的杂质是______, 提纯金属钛的主要实验步骤是:先向产物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充分反应后,再进行_______(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得金属钛。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铜原子____; ②两个亚铁离子_____;  ③硫酸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⑤两个水分子_______;
(2)现有a.氮气 b.水 c.铜  d.武德合金四种物质,用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常用作溶剂的是_____; ②用作导线的是______;
③用作保险丝的是_____; ④常用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
22.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一)厨房中的化学
(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A.调和油 B.食盐 C.面粉 D.白糖
(2)厨房中的下列物质能用来除水垢的是______(填序号)。
A.白酒 B.食盐 C.食醋 D.酱油
(3)家用净水器的滤芯由多种滤材组成,包括PP棉、颗粒活性炭、压缩活性炭棒等,其中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主要起________作用。
(二)金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1)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
(2)锌被称之为“生命元素”。儿童、青少年如果缺锌严重,将会导致“_______ 症”和智力发育不良。经常吃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等含锌的食物有利补“锌”。这里的“锌”是指_______(填序号)。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3)下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
金属






熔点/℃
1083
419.6
231.9
327.5
271.3
320.9
 
铅锡合金中某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合金的熔点有如图所示的关系, 其中横坐标表示的是_______的质量分数;当合金熔点最低时,合金中铅与锡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4)LiMn2O4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正极材料,可通过MnO2与Li2CO3高温煅烧制备,同时还生成CO2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三)燃烧既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也处处隐藏着安全隐患
(1)在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_______(选填“高”或“低”);汽油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填序号)。
A.鞭炮 B.瓶装饮料   C.书刊杂志 D.酒精
(3)良好的家居环境带来美好的生活。如图1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4.实验题(共3题)

23.
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若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时稀盐酸应从___(填仪器名称)加入,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4)小丽用C、F组合制取氢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集满时的现象是 ________,其中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
(5)装置G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药品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填字母)。
A.挤压软塑料管下端,使固液接触B.将G倒置过来
24.
依依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CO的还原性,并验证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为了防止CO污染空气,应先点燃酒精灯加热,后通入CO
B.实验中玻璃管中现象是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
C.实验结束,为了防止溶液倒吸,必须先将玻璃管与虚线框内的装置断开
D.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既能检验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
25.
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A.AB.BC.C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