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91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你若善于观察,就会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发现问题】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于是小强又将纯净的二氧化碳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
(1)小强做第二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强从老师那里得知:CO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由此,小强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写出CO2与CaCO3和H2O反应生成Ca(HCO3)2的方程式________。
此外,小强还想了解Ca(HCO3)2的化学性质,提出了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Ca(HCO3)2受热能否分解?
【查阅资料】Ca(HCO3)2受热分解生成CaCO3、H2O和CO2
【设计方案】小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来加热Ca(HCO3)2,加热时试管口要略________倾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小强在实验室找到一瓶Ca(HCO3)2粉末,取少量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观察到试管口附近有小液滴产生。据此,小强得出结论:Ca(HCO3)2受热能够分解。
【反思评价】(1)小波认为小强的实验不能证明Ca(HCO3)2受热一定分解了,小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热过程中有CO2产生。
选用试剂
实验操作方法
预想实验现象
结论
澄清石灰水
取适量Ca(HCO3)2粉末于试管中进行加热,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__________
有CO2生成
 
(3)小红发现 CO2与CaCO3和H2O反应生成Ca(HCO3)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与Ca(HCO3)2受热分解的方程式在形式上近乎相反,于是联想到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也有类似情况,进行了如下课后小实验:
①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
②将第①步实验得到的溶液置于酒精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则下列选项中与小红进行的①②两步实验中石蕊溶液颜色变化情况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选择序号填写)
A. 紫色→红色→无色 B. 红色→紫色→无色 
C. 红色→紫色→红色 D. 紫色→红色→紫色
写出小红第①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小红第②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反应类型)。

2.单选题(共12题)

2.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人物
B.化学之最
①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张青莲
②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拉瓦锡
③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门捷列夫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②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
C.物质鉴别所用的试剂
D.物质的用途
①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②二氧化碳与氮气:澄清石灰水
③水与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①氧气:炼铁、医疗急救
②一氧化碳:炼钢
③二氧化碳:灭火、气体肥料
 
A. A B. B   C. C   D. D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用于医疗消毒B.石墨用于制造铅笔芯
C.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4.
小丹同学对所学知识进行了下列总结归纳:
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 ②金属生锈、白磷自燃、食物腐败都属于缓慢氧化 ③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④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⑤二氧化碳气体是空气污染指标项目之一  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一氧化碳作还原剂。
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③⑥D.①④⑥
5.
作防腐剂使用的苯甲酸化学式C7H6O2,下列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苯甲酸中含有氧元素,但它不是氧化物
B.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
C.苯甲酸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6个氧元素组成
D.一个苯甲酸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6.
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1
B.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
7.
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FeB.NC.H2D.3C
8.
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这里的“钙”指的是()
A. 原子     B. 分子 C. 单质 D. 元素
9.
某研究小组成功制备了四氧化铱阳离子(IrO4+),已知其中氧元素显−2价,由此可判断其中铱元素的化合价为
A.+9B.+7C.+5D.+3
10.
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雾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D.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11.
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后,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天然气B.氮气C.氢气D.一氧化碳
12.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秀美宜兴,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
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B.鼓励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
C.发展公共交通,提出低碳出行D.禁止焚烧秸秆,减轻雾霾影响
1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3.填空题(共3题)

14.
根据题目信息填写下列空格
(1)普通酸性锌锰干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

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MnO2可作______,MnO2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结构中含有的NH4Cl氯化铵是由离子构成的,氯化铵中阳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干电池在工作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Zn + 2NH4Cl + 2MnO2 = ZnCl2 + 2NH3↑ + X + H2O,则X化学式为___。
(2)如下图A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A试管产生的气体化学式是______,保持B试管中气体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如下图B所示,下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火焰后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常用澄清石灰水,则检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15.
实验室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
(2)利用注射器可以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如下图所示,在锥形瓶内装适量的水,使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在液面以下,将活塞缓慢往外拉,若观察到________,则装置不漏气。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和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用的同一套装置组合是_________,用该装置组合制取氧气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CO2,若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如下图所示,A管中盛有干燥的炭粉,C管中盛有干燥的氧化铜粉末,B、D两个U型管中装有碱石灰固体,用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现将3.0g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缓缓通入A管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B管质量增加0.8g,D管质量增加3.3g,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②请计算进入C管和离开C管的一氧化碳的质量各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6.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的时候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和玻璃棒。
(2)操作②是向液体C中加入_______,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3)经过操作①和操作②之后得到的液体D是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泡沫很少且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填“硬水”、“软水”)。
(4)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_,它能降低水的硬度,而生活中常用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
(5)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常用氯气(Cl2)来进行消毒,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