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周周练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908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7/9/1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所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只是将A装置中的药品改为少量的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一定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2.单选题(共8题)

2.
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
C. 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D. 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3.
某市空气受到SO2的严重污染,环保部门立即派出飞机喷洒X粉末,快速降低空气中的SO2含量,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A.H2OB.Na2CO3C.CaOD.CaCO3
4.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




反应前质量/g
40
10
10
0
反应后质量/g
6
M
28
16
 
A.甲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M=38
D.此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5.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 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6.
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A. 元素的种类   B. 碳原子的数目
C. 氢元素的化合价     D. 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
7.
2015年1月29日,里约2016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公布,圣火传递路线将覆盖巴西全境。此次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  )
A.1、3B.1、5
C.3、8D.3、4
8.
将16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6gA完全反应后生成12gC和8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 1:1 B. 2:1 C. 3:1 D. 4:1
9.
以下是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发生改变
C.氯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D.每个氯气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

3.填空题(共3题)

10.
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选填“是”或“否”)
(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1.
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该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____种;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12.
某同学把3 g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给定氧气的质量
6 g
13 g
8 g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8.25 g
11 g
11 g
 
(1)通过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__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______次实验中碳有剩余,剩余______g;
(3)第____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_g;
(4)在三次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