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有A、B、C、W、X、Y、Z七种物质,分别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A、B、C是单质,W、X、Y、Z是化合物,且X和Y在常温下呈液态,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A、Z的化学式:A___________;Z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A、Z的化学式:A___________;Z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2.
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
C. 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D. 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
C. 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D. 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3.
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
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他物质 |
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
4.
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该性质表现出来的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易挥发,滴酒精在手心中感到凉意 |
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
C.铁的熔点高达1535 ℃,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 |
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了气体 |
6.
有关如图所示的5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5种物质都是混合物 |
B.①③有相似之处,都盛放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 |
C.③④属于氧化物 |
D.②和⑤盛放的2种物质有相似之处:元素种类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 |
7.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
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
C.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
D.原子可以转化成离子,离子也能转化成原子 |
9.
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化合物,丙氨酸是其中的一种,右图是丙氨酸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下列有关丙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氨酸是由4种原子构成的 |
B.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6O2N |
C.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核 |
D.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
12.
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先”与“后”对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等)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
B.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
C.加热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物制取氧气后,先移导管出水面,后停止加热 |
D.称取规定质量的固体药品时,先向左盘加入药品,再往右盘加砝码 |
13.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
B.实验室中可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
3.填空题- (共5题)
15.
根据下图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编号填空:

(1)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
(3)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4)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___________。

(1)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
(3)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4)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___________。
16.
正确书写下列化学用语,并完成相应填空。
(1)3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2)氧化铁中氧显-2价______________
(3)4个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4)氦气___________________
(5)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2)氧化铁中氧显-2价______________
(3)4个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4)氦气___________________
(5)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19.
化学与能源、环境关系密切。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CO2气体,CO2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可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写一种即可)。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实现“零排放”。CO2和H2可以按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物质。若用CO2和H2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甲酸(CH2O2) ②乙酸(C2H4O2) ③乙醇(C2H6O) ④丙酮(C3H6O)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CO2气体,CO2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可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写一种即可)。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实现“零排放”。CO2和H2可以按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物质。若用CO2和H2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甲酸(CH2O2) ②乙酸(C2H4O2) ③乙醇(C2H6O) ④丙酮(C3H6O)
4.实验题- (共1题)
20.
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如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上述气体发生装置中的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为收集到尽可能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收集装置________。
(3)用C装置可以收集O2、CH4、NH3、Cl2中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如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上述气体发生装置中的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为收集到尽可能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收集装置________。
(3)用C装置可以收集O2、CH4、NH3、Cl2中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