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黄岗初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26289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30

1.科学探究题(共3题)

1.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地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①
  KClO3
    580
 ②
  KClO3、MnO2(质量比1:1)
    350
 ③
  KClO3、CuO (质量比l:1)
    370
 ④
  KClO3、Fe2O3(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1)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______不改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 (探究一种因素即可)。
①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图1做“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他们将燃烧匙内的红磷点燃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就该现象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
【猜想与假设】排除了属于偶然因素后,其中三位同学对原因做了如下猜想:

(1)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你还能做出怎样的猜想?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交流】
(2)对小周的猜想,大家一致认为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3)小明将红磷换成了足量的镁条进行燃烧实验,结果待镁条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回流,几乎占满了集气瓶,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改进】有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得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小亮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4)根据表4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亮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鱼鳔产生了兴趣,他准备探究“鳔内气体的体积和成分”。他通过查阅资料获知:鱼鳔内氧气约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
(1)测量鱼鳔内气体的体积。小亮设计了两种方法: 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B、在水下剌破鳔,用排水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下图)。你认为这两种方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鱼鳔内气体的成分。给你两集气瓶鳔内气体,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验证鳔内含有氧气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鳔内含有二氧化碳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0题)

4.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C.研制药物和保健品D.研究日环食形成规律
5.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水果腐烂,食盐溶解B.鲜肉冷冻,玻璃破碎
C.葡萄酒化,蜡烛燃烧D.汽车爆胎,米饭煮糊
6.
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已知以下信息:①化学符号是C3H8O2 ②无色粘稠状的透明液体③无味④易燃⑤沸点245℃⑥熔点-6.5℃⑦可用做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
A.②③⑤⑥B.①③⑥⑦C.③④⑤⑥D.②④⑥⑦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的是
A.炸药定向爆破撤除楼房B.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
C.氧气用于金属切割D.不锈钢做锅
8.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寒冷的冰水B.纯净的泉水C.清新的空气D.洁净的铁矿石
9.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10.
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D.臭氧(O3)是一种混合物
11.
在“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冷玻璃上更容易结下水雾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1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13.
下列化学实验中,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3.填空题(共3题)

14.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了高锰酸钾,集氧化、吸附、凝集、杀菌、灭藻于一体,是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加热易分解为氧化铁、氧化钾和氧气。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铁酸钾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铁酸钾加热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飞艇中充氦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自然水里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而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78%,此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种鉴别纯净铁丝和铜丝的简单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经过一个月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了解了不少基本实验操作要求。 

(1)图甲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用它来进行加热操作时,应使用火焰的_________加热,当停止加热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在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仪器内液体的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正确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5mL,则该学生倒出的液体体积为_______5mL(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图丙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3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