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现有50g氯化钙溶液与10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40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2)求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2)求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单选题- (共14题)
2.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个操作过程,其中与事实不相吻合的是:


A.一定量Ba(NO3)2溶液中滴加稀H2SO4 |
B.一定量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
C.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固体KNO3 |
D.质量相同的KClO3中加入催化剂(MnO2)与不加入催化剂加热制取O2 |
3.
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D.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
5.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
B.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仍是饱和溶液 |
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
D.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80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 |
6.
制作“叶脉书签”需要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设水的密度为1g/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 |
B.在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12.0gNaOH固体 |
C.将准确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人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
D.选用100mL量筒量取88.0mL的水 |
10.
某学生测定的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了7.5mL水 |
B.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小苏打样品的质量为16.7克 |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为5.2 |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 |
14.
在pH=1的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Ag+、NO3﹣、Cl﹣ | B.Mg2+、NH4+、Cl﹣、OH﹣ |
C.Ba2+、Fe3+、NO3﹣、Cl﹣ | D.K+、Na+、SO42﹣、CO32﹣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2题)
17.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2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20℃时,将25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3)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
(4)要从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得到A用_____方法.
(1)2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20℃时,将25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3)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
(4)要从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得到A用_____方法.

18.
选择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小苏打 ②熟石灰 ③石灰石 ④苛性钠固体 ⑤稀盐酸
(1)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2)胃里含有的能帮助消化的物质是________
(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医疗上可用于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
(4)具有吸水性,通常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的是________
(5)通常用于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
①小苏打 ②熟石灰 ③石灰石 ④苛性钠固体 ⑤稀盐酸
(1)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2)胃里含有的能帮助消化的物质是________
(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医疗上可用于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
(4)具有吸水性,通常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的是________
(5)通常用于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
5.实验题- (共2题)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大胆提出猜想,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成分?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1)【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
猜想Ⅳ: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HCl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 是不正确的。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3)【进行实验】
(4)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拓展】还可以单独用下列哪种物质来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 。
A.CuO B.AgNO3C.Cu D.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成分?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1)【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
猜想Ⅳ: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HCl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 是不正确的。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3)【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 猜想Ⅲ不正确 |
②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钙 | 有气泡产生 | 猜想 不正确 猜想 正确 |
(4)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拓展】还可以单独用下列哪种物质来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 。
A.CuO B.AgNO3C.Cu D.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以上_____(从A—E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以上_____(从A—E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