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清检测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85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0

1.简答题(共1题)

1.
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_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___、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破坏环境.
(3)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①白磷能够燃烧的是实验是(填序号)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对比实验B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

2.流程题(共1题)

2.
某市煤电资源丰富,由于当地煤炭含硫量大,燃煤烟气大量排放对大气环境带来较大影响,为改善空气质量,某电厂采用高速旋转雾化器来处理燃煤烟气,并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副产品石膏,简易流程见图

(1)写出流程①、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③中通入氧化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煤电工业的发展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了保障,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又严重影响着大气环境质量,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提出两项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3题)

3.
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4.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B.图2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C.图3验证甲烷燃烧生成CO2和H2OD.图4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5.
“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
A. 甲醇(CH4O) B. 乙醇(C2H6O)
C. 甲醛(CH2O) D. 乙酸(C2H4O2)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B.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 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7.
分别点燃下列物质后,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然后迅速将该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该物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①一氧化碳 ②氢气 ③酒精 ④甲烷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8.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9.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是()
A.农田直接焚烧秸秆肥田
B.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实现节能减排
C.远离烟草、拒绝毒品
D.改进燃煤炉灶,促使燃料成分燃烧
10.
化学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化石燃料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禁止使用
C.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D.使用汽油和柴油的汽车尾气应采用催化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11.
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减少煤的浪费B.减少氧气的消耗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酸雨的形成
12.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B.用扇子扇风熄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D.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13.
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14.
关于燃料及其利用的相关知识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B.将煤粉制成蜂窝煤,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食物的腐烂、动植物的呼吸都属于缓慢氧化
15.
下列措施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①研发易降解生物化肥  
②限制生产含磷的洗衣粉  
③田间焚烧秸秆
④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  
⑤加快化石燃料的开发与使用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④⑤

4.填空题(共4题)

16.
西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海底蕴含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CO和H2又可化合成液体燃料CH3OH,则参加反应的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    
17.
有下列六种物质:氧气、酒精、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用化学式填空。
(1)点燃前,需检验气体纯度的是____。
(2)在冶金工业上可用作还原剂的单质是____。
(3)高粱、玉米和薯类经发酵、蒸馏可制得的绿色燃料是____。
(4)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物质是____。
(5)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
18.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图书档案着火宜用_________________来灭火;
(3)将家用燃气(主要CO)的液化气灶改成烧天然气后,空气进气管的直径应_________________。
19.
工业上进行金属切割或焊接时常使用到氧炔焰(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
(1)化学反应常伴随有能量变化,乙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____能;
(2)乙炔不充分燃烧,会产生____和水,可见乙炔不充分燃烧既浪费燃料又污染环境,为了使乙炔充分燃烧,你的做法是____;
(3)在点燃乙炔(C2H2)前,必须____,以防止发生爆炸,请写出C2H2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