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茂名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836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9/2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试管破碎B.汽油挥发C.水结成冰D.木条燃烧
2.
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相符的是
A.海水﹣纯净物B.纯碱﹣碱
C.碳酸氢钠一酸D.铁一金属单质
3.
如图为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粒子是原子
B.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1
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氧气能够燃烧
C.二氧化碳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D.金刚石、石墨都有良好的导电性
5.
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
D.工业污水需要处理后才可以排放
6.
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B.用甲醛浸泡海产品防止变质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7.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焚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可以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C.煤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D.用一氧化碳做燃料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8.
下列做法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A.开发太阳B.植树种草
C.燃烧烟花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多选题(共2题)

9.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者仍是饱和溶液
C.t2℃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变小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 A,可形成不饱和溶液
10.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
石灰水变浑浊
酒精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B
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溶液变红色
SO2的水溶液呈酸性
C
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研磨
闻到有氨的气味
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肥效更好
D
铝合金在铝片上刻划
铝片上有明显划痕
铝合金的硬度比铝的大
 
A.AB.BC.CD.D

3.填空题(共8题)

11.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一种是尼古丁,其化学式为C10H14N2,为了你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1)尼古丁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尼古丁分子中,C、H、N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填最简比);
(3)尼古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1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    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4)参加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
13.
根据信息,完成表中空格:
化学符号
(1)
3Na
(3)
符号的意义
2个氢分子
(2)
硝酸根离子
 
14.
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铁制品绣蚀的原因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2)铝制品不易锈蚀的原因是铝与氧气作用,在表面形成了致密的保护膜,这种保护膜的化学成分用化学式表示为    
(3)电池中含有铅、镍、镉、汞等金属,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回收废旧电池的重要意义是
A.节约金属资源B.增加金属产量C.减少环境污染
(4)对Al、Ag、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组不可行的是
①Al、Ag、CuSO4溶液
②Cu、Ag、Al2(SO43溶液
③Cu、Al2(SO43溶液、AgN03溶液.
15.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明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

(1)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
(3)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 (填“酸”或“碱”或“盐”)
(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填化学符号)
16.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A.塑料
B.食盐
C.牛奶
D.硝酸铵
 
E.氯化钾
(1)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    
(2)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氮肥是   
(3)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17.
粗盐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泥沙),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MgCl2).现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2)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   、玻璃棒。
(3)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        (填化学式)。
(4)在加热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其目的是
18.
某氢氧化钙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现取样品15g于锥形瓶中并加适量水搅拌得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加入60g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实验题(共2题)

19.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想用碳酸钠溶液与饱和石灰水反应来制取少量氢氧化钠.
(1)该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理由是
(2)有人提出:实验时没有注意药品的用量,所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不纯.
猜想一:只含NaOH
猜想二:含有NaOH和Na2CO3
猜想三:
(3)为了验证猜想一成立,请你根据可选用的试剂,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并填写以下表格.可选试剂:NaCl溶液、稀盐酸、Na2CO3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
1
取少量所得溶液于试管中,
证明原溶液中不含有Na2C03
2
另取少量所得溶液于试管中,
 
结合步骤1,猜想一成立
 
20.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选填字母),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为   
(2)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选填字母)。
(3)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再经过    处理.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F所示(己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A.收集到更多的O2B.加快反应速率C.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A比较,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8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