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物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1)表中X的值是________ ,上述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有同学说:“Q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你________ (填同意或不同意)该同学的看法,理由是_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 (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填字母).
(3)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的是:
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________ 和_________
②选择合适的________ ;
③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3题)
(1)(实验)将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底部铺有细沙充满二氧化碳的①集气瓶中,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将镁条打磨光亮的目的________,在集气瓶底部铺层细沙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通过该实验可知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CO2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探究之后请说说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________
(2)(实验反思)不能用镁条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过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________ .
(2)通过探究发现燃烧的条件可用如图所“火三角”来表示.现将一根火柴点燃,有甲、乙两种放置方式,你认为按________ (甲或乙)方式放置,火柴会燃烧更剧烈、更彻底,原因是________ .

(3)结论应用:请你结合工业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就如何使燃烧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提出一条具体建议:________ .


(1)按A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A铜片上的红磷________,A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C水下的白磷________.
(2)B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__,C装置中水下的白磷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从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________.
(4)你猜想一下,实验室中白磷应该保存在________中.
4.单选题- (共10题)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重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B.要注意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不利健康 |
C.从酸、碱、盐溶解性表中可以查出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
D.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5 | 3 | 21 | 23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2 | 29 | 6 |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 反应后甲的质量是5g

A.甲和丁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
B.乙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
C.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定量实验,实验前需检查乙和丙装置的气密性 |
D.为探究酸碱是否发生反应,丁实验必需准确量取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

A. 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 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A.CO2、NH3 | B.O2、CO2 | C.N2、CO2 | D.NO2、CO2 |
A.5g | B.6.7g | C.15g | D.20g |
A.氯化镁 | B.氯化钙 | C.氯化铝 | D.氯化钾 |
A.物质与用途 | B.安全常识 |
稀有气体﹣﹣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乙醇汽油﹣﹣汽车燃料 | 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电路失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
C.物质的分类 | D.物质鉴别 |
混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区别醋酸和酒精﹣﹣闻气味 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 |
A. A B. B C. C D. D
A.44% | B.46% | C.50% | D.55% |
5.选择题- (共1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6.填空题- (共5题)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
(2)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推断的依据为________.
(3)硝酸的保存应注意________.
(1)烤羊肉串时,用扇子扇能使炉火更旺,其原因是________.
(2)铁棒在氧气中不能燃烧,但细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并________.
(3)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向集气瓶中加入蒸馏水,震荡,得到黄色溶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①可以利用厨房中的__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②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有关。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
④除味剂中的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里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___性。
⑤ 端午节吃粽子是无锡地区的一项传统民俗。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瘦肉、食盐等。上述原料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
(2)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①用作保险丝的武德合金属于__。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②下列方法不能防止钢铁腐蚀的是__。
A.表面镀铬 B.表面涂油漆 C.部分浸入食盐水
③有一种用“冰蚕丝”面料做的衣服,面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魔力蜡烛”能“死灰复燃”,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7.实验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