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
(1)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收分是Fe20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铁也能在酸性溶液中被腐蚀,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任写一种)来达到目的)。
(1)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收分是Fe20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铁也能在酸性溶液中被腐蚀,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任写一种)来达到目的)。
2.单选题- (共17题)
2.
我们学化学、用化学、爱化学。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中合理的是:①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与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绿色化学使更多的化学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之后,化学学习与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④化学不但研究原子、分子的性质,而且要深入研究电子、质子、中子的性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
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4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4种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5 | 15 | 1 | 5 |
反应后质量/g | 11 | 未测 | 1 | 22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未测值为3g | B.丙一定是催化剂 |
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
6.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②催化剂就是MnO2、③催化剂加快了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④催化剂改变了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①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②催化剂就是MnO2、③催化剂加快了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④催化剂改变了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A.①②③④ | B.只有①③④ | C.只有① | D.只有①④ |
8.
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B. 三种微粒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三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 D. 三种微粒都是原子

A. 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B. 三种微粒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三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 D. 三种微粒都是原子
1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实际相符合的是()
A.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把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
15.
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有关防灾减灾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 | B.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往室内躲避 |
C.通过人工降雨缓解旱情 | D.保护植被、植树造林,能减缓沙尘暴的发生 |
16.
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若分别将X、Z投入稀硫酸中,X表面有气泡冒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Y>X | B.Y>X>Z | C.X>Y>Z | D.X>Z>Y |
3.选择题- (共4题)
19.有一个已知内阻RA=10Ω,RV=2000Ω,来测一个未知电阻Rx.用图中甲和乙两种电路分别对它进行测量,用甲图电路测量时,两表读数分别为6V,6mA,用乙图电路测量时,两表读数分别为5.9V,10mA,则用{#blank#}1{#/blank#}图所示电路测该电阻的阻值误差较小,测量值Rx={#blank#}2{#/blank#}Ω,真实值Rx={#blank#}3{#/blank#}Ω
22.比一比,写一写
慢{#blank#}1{#/blank#} 吟{#blank#}2{#/blank#} 扶{#blank#}3{#/blank#}
蔓{#blank#}4{#/blank#} 念{#blank#}5{#/blank#} 芙{#blank#}6{#/blank#}
4.填空题- (共4题)
23.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元素的原子有 个电子层, X的值为 。
(2)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 (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A B C D
(3)写出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的离子的符号 。

(1)该元素的原子有 个电子层, X的值为 。
(2)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 (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A B C D
(3)写出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的离子的符号 。
24.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铝元素________; (2)2个氟原子________. (3)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4)镁的氧化物_________.(5)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_.(6)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___________(7)4个铵根离子_______;(8)3个三氧化硫分子________.
(1)铝元素________; (2)2个氟原子________. (3)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4)镁的氧化物_________.(5)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_.(6)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___________(7)4个铵根离子_______;(8)3个三氧化硫分子________.
25.
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
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2)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
A.植物油 B.醋酸 C.蔗糖 D.高锰酸钾
(3)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__。
(4)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_,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可用________来检验。

(5)下列反应中,不能用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__。
A.H2和O2反应 B.电解水 C.H2和Cl2反应 D.H2和CuO反应.
(1)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
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2)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
A.植物油 B.醋酸 C.蔗糖 D.高锰酸钾
(3)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__。
(4)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_,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可用________来检验。

(5)下列反应中,不能用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__。
A.H2和O2反应 B.电解水 C.H2和Cl2反应 D.H2和CuO反应.
26.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t2℃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3)t3℃时,将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 ;
(4)t3℃时,将25gC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C的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t2℃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3)t3℃时,将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 ;
(4)t3℃时,将25gC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C的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5.实验题- (共1题)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___冒出时,开始收集,原因是________。若该装置中反应很剧烈,可进行如下改进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改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B.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D.降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气体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若按G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B.先用手紧握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伸入水中
C.将水换成冰水
(5)查阅资料:实验室可以在常温下用锌粒和稀硫酸溶液混合制取氢气。从A~E中可以选择制取氢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来收集氢气,气体可以从_________(填“c”或“d”)端通入。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___冒出时,开始收集,原因是________。若该装置中反应很剧烈,可进行如下改进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改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B.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D.降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气体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若按G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B.先用手紧握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伸入水中
C.将水换成冰水
(5)查阅资料:实验室可以在常温下用锌粒和稀硫酸溶液混合制取氢气。从A~E中可以选择制取氢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来收集氢气,气体可以从_________(填“c”或“d”)端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