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初中毕业生4月调研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72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6/25

1.推断题(共1题)

1.
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各字母代表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己知:①五种物质均含铜元素,且化合物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②A为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黑色物质B;③X溶液与铁反应可得到A;④X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可得到D,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⑤D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E。结合信息推断:

(1)B 的化学式是    
(2)E 与某种酸反应可实现 E→X 转化,该酸的名称是    
(3)写出以下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X→A :    
X→D :    

2.计算题(共1题)

2.
取盐酸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03溶液(见下图),溶液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1)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g;
(2)请计算该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单选题(共8题)

3.
如图是R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磷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8
B.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
C.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P2R5的化合物
D.磷可在R中的单质中剧烈燃烧
4.
下列物质质量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A.碳酸钙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
5.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2Al+3H2SO4=Al2(SO43+3H2
B.4P+5O22P2O5
C.2KClO32KCl+3O2
D.2NaOH+CuSO4═Cu(OH)2↓+Na2SO4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5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C.复分解反应中化合价的特点是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7.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方法正确的是(   )
A.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NaOH溶液(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C.NaCl溶液(盐酸):加热蒸发
D.铁粉(氧化铜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
8.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
C.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
9.
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右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
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间
C.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33.3% 的KCl溶液
D.在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l0g水中, 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
10.
秸秆主要含碳、氢、氧元素。严禁在田间焚烧秸秆造成的主要环境污染是
A.酸雨B.大气污染
C.土壤污染D.水体污染

4.填空题(共1题)

11.
用化学式填空:
(1)最轻气体: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3)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正二价:
(4)2个硝酸根离子

5.实验题(共1题)

12.
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水是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氯碱工业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获得烧碱等化工产品,反应原理为: 2NaCl+2H2O2NaOH+H2↑+Cl2
①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36 g。该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②烧碱可用于处理硫酸泄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水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先关闭K,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瓶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打开K,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后,关闭 K。观察到烧杯中导气管的现象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