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十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67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推断题(共1题)

1.
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单质能供给呼吸,C是一种无色溶液,在C中加入黑色粉末D能迅速反应生成无色气体B.A元素组成的单质在B中能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则:
(1)A元素的名称是______;(2)B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
(3)C是_______溶液;(4)D在反应中起了______作用.

2.简答题(共1题)

2.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
(1)NO2_______(2)2Na______

3.单选题(共14题)

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C.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D.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4.
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各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燃烧时发光发热,所以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氧化物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碘元素可预防甲状腺疾病,所以需尽可能多补充碘元素
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5.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阳光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
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
D.爆炸
6.
如图表示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氧化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7.
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
A. m=n     B. m=n+x C. m=n﹣x D. m=x﹣n
8.
在广东紫金县发生的违规排污事件引起的铅污染已经造成多人血铅超标.符号“Pb”不能表示的是(  )
A.铅元素B.金属铅C.一个铅原子D.一个铅分子
9.
化学符号“2H”表示
A.二个氢原子B.二个氢元素C.二个氢分子D.氢气
10.
下列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天然气,氧气,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氮D.臭氧,氧气,二氧化硫
11.
将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并充分加热,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
12.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氧气、二氧化碳、空气B.二氧化碳、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空气、氧气
13.
如图所示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D.若a试管气体为5mL,则b试管气体为10mL
14.
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A.水蒸发变成水蒸汽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
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15.
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可利用的淡水不足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农业和园林浇灌用喷灌、滴灌
B.工业用水循环利用
C.将生活污水排放在江河中
D.利用家庭洗菜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
16.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4.填空题(共2题)

17.
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______(填数值),它与钠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______构成(填“分子”、“分子”或“离子”).
(2)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_____,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层,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失”)电子,形成阴离子,离子的符号是_____.
(3)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它的原子与______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18.
2013年10月浙江余姚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幼虫的污染.饮用水的消毒方法很多,简便实用的是______;
(2)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______;
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
Ⅰ、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该实验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填序号)_____.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②试管;③漏斗;④玻璃棒;⑤集气瓶;⑥烧杯;⑦滤纸
Ⅱ、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用肥皂在实验室的自来水中洗衣时,起浮渣,说明该自来水是含______的水,属于硬水.

5.实验题(共1题)

19.
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如图1所示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利用装置A制氧气,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
(3)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4)装置A中收集方法是______,此法原理利用气体不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和_____的物理性质.采用此法收集气体,能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
(5)小郑用高锰酸钾制得的氧气不纯净,请你帮他分析哪些因素会造成制取的氧气不纯净?(答一条即可)_________
(6)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小玲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均为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她应选择装置__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如果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收集,则气体应由___端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