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59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28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
B.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许多物质
D.高新科学技术需要各种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这要靠化学家来研究开发
2.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有关量变化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固体剩余物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B.双氧水制氧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氧气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D.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B.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C.铁丝生锈D.电灯泡通电发光
4.
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D.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
5.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6.
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B.实验C.观察D.得出结论
7.
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
A.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
B. 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
C. 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D. 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
8.
根据下表中列出的几种常见的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可知其中既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又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项 目
空气
甲烷
二氧化硫
氨气
氯化氢
0℃、101kPa时的密度g/L)
1.29
0.72
1.43
0.77
1.63
在水中的溶解性
/
极难溶
易溶
极易溶
极易溶
 
A.甲烷B.二氧化硫C.氨气D.氯化氢

2.选择题(共1题)

9.已知( {#mathml#}1a{#/mathml#} +ax)5﹣( {#mathml#}1b{#/mathml#} +bx)5的展开式中含x2与x3的项的系数的绝对值之比为1:6,则a2+b2的最小值为(   )

3.多选题(共2题)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瓶中盛有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若在空气中含量过高时会使人窒息死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人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反,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所以树林中空气清新
11.
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50mL烧杯量取48.5mL某溶液
B.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
C.用100mL量筒量取5.6mL的水
D.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夹在距离试管口1/3的部位

4.填空题(共3题)

12.
化学世界绚丽多彩,请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A无色   B绿色  C黑色   D白色   E紫黑色   F淡黄色
① 高锰酸钾固体 ____________ ② 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___③ 碱式碳酸铜 ____________
④ 氧化铜 ___________⑤ 稀盐酸____________⑥ 木炭 ____________
13.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石墨作电极
金刚石切割玻璃
对应性质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一种“清洁能源”。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甲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引起__________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
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14.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填写相关的空格:
(1)碳酸氢铵受热“失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碳酸氢铵应该______________保存。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该反应可以将用于制造 _______________。
(3)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会产生白色不溶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白色不溶物可用__________(填一种物质的名称)轻松洗去。
(4)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未能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是 __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反应。
(5)铜绿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时试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