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衡阳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55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13

1.计算题(共1题)

1.
向一定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某碳酸钠溶液,实验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碳酸钠溶液中Na2CO3的质量是多少?
(3)若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则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单选题(共15题)

2.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镁B.空气C.硝酸钾D.二氧化锰
4.
日本曾向美国借了331公斤武器级钚,至今赖着不还,钚除用于核电外,还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现在日本已是世界第六大钚贮存国。钚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钚原子中有94个中子B.钚原子核外有150个电子
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D.钚是金属元素
5.
厨房中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乙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乙酸由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D.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6.
含有二氧化钛(TiO2)的混凝土或沥青可以净化空气,消除30%的氮氧化物,成为治理雾霾的新型材料.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7.
在下列各项“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品尝﹣﹣鉴别白糖和食盐B.观察﹣﹣鉴别黄铜和黄金
C.闻气味﹣﹣鉴别酒精和白醋D.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
8.
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D.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
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
C.二氧化碳验满D.稀释浓硫酸
11.
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在空气中铝比铁更容易被锈浊
C.酸溶液显酸性,所以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固体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所以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12.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
CO2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
B
NaCl溶液
NaOH
加入适量稀硫酸
C
铁粉
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D
CaO
Ca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A.AB.BC.CD.D
13.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O(NH2)2B.K2SO4C.Ca3(PO4)2D.KH2PO4
14.
长期挑食、偏食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每天的食物必须注意合理搭配。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西红柿B.鱼C.米饭D.鸡蛋
15.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亚硝酸钠(NaNO2)用于烹调
B.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之前,做灯火实验
D.废弃的塑料焚烧处理
1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发出蓝色火焰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3.选择题(共2题)

1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答苏武书

李陵

子卿足下:

    陵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嗟乎子卿!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推心而泣血也。

(有删节)

4.多选题(共1题)

19.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一份加催化剂,一份不加催化剂
C. 通电使水分解
D. 向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和铝

5.填空题(共8题)

20.
西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海底蕴含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CO和H2又可化合成液体燃料CH3OH,则参加反应的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    
21.
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3)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积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Zn片,产生气泡
22.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钙元素     ;(2)2个铁离子     
(3)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4)酒精     
23.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造成下列实验后果的原因可能是:
(1)加热固体时试管炸裂: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结果偏低:   
24.
如图是实验室一些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Ⅰ的名称是
(2)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较纯净的O2,应选用图中的  (填仪器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集满O2的集气瓶应  (填“倒”或“正”)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用仪器A、B、C、E、F组合还可以制取的另一种气体是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25.
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温度为 ℃;
(2)在t3℃时,将30gA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将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6.
现有下列四种物质:A金刚石 B稀硫酸 C熟石灰 D碳酸氢钠请用合适的物质字母代号填空:
(1)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2)可用作装饰品的是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4)可用于培制糕点的是
27.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倡导“低碳”生活,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可采取的措施有:(任写三条即可)
(1)
(2)
(3)

6.实验题(共1题)

28.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填空:
(猜想假设)
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三:
(查阅资料)
(1)BaCl2溶液显中性;
(2)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用小试管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再滴加过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 不正确
(2)取(1)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猜想二正确、猜想三不正确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其化学成分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引起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
(1)实验室应 保存氢氧化钠;
(2)某同学认为用CaCl2溶液代替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另一位同学认为不可以,理由是:CaCl2溶液和NaOH溶液相混合也会出现  ,因为Ca(OH)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