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碳酸钠溶液中Na2CO3的质量是多少?
(3)若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则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单选题- (共15题)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

A.钚原子中有94个中子 | B.钚原子核外有150个电子 |
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 | D.钚是金属元素 |
A.乙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
B.乙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
C.乙酸由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
D.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 |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 |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 |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 |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
D.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 |
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B.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在空气中铝比铁更容易被锈浊 |
C.酸溶液显酸性,所以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
D.固体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所以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O | CO2 |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 |
B | NaCl溶液 | NaOH | 加入适量稀硫酸 |
C | 铁粉 | 铜粉 |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
D | CaO | CaCO3 |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
A.A | B.B | C.C | D.D |
A.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发出蓝色火焰 |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D.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
3.选择题- (共2题)
答苏武书
李陵
子卿足下:
陵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嗟乎子卿!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推心而泣血也。
(有删节)
4.多选题- (共1题)
A.

B.

C.

D.

5.填空题- (共8题)
(1)可燃冰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CO和H2又可化合成液体燃料CH3OH,则参加反应的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 。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3)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积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
D.加入金属Zn片,产生气泡 |
(1)加热固体时试管炸裂: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 ;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结果偏低: 。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Ⅰ的名称是 。
(2)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较纯净的O2,应选用图中的 (填仪器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集满O2的集气瓶应 (填“倒”或“正”)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用仪器A、B、C、E、F组合还可以制取的另一种气体是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

(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温度为 ℃;
(2)在t3℃时,将30gA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4)将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2)可用作装饰品的是 ;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4)可用于培制糕点的是 。
6.实验题- (共1题)
(猜想假设)
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三: 。
(查阅资料)
(1)BaCl2溶液显中性;
(2)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用小试管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再滴加过量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 不正确 |
(2)取(1)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 猜想二正确、猜想三不正确 |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其化学成分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引起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交流)
(1)实验室应 保存氢氧化钠;
(2)某同学认为用CaCl2溶液代替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另一位同学认为不可以,理由是:CaCl2溶液和NaOH溶液相混合也会出现 ,因为Ca(OH)2是 。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