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上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待红磷燃烧熄灭、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看到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A.装置有点漏气 B.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C.镁条的量不足 D.镁条与空气中的其它气体发生了反应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 35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1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符号)。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1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____ mL刻度处才停止。

(1)如上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待红磷燃烧熄灭、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看到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A.装置有点漏气 B.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C.镁条的量不足 D.镁条与空气中的其它气体发生了反应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 35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1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符号)。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1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____ mL刻度处才停止。
2.单选题- (共11题)
2.
化学的不断发展,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的发展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A.新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 B.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日益丰富 ( ) |
C.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 D.电脑软件的不断升级 |
3.
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抗氧化性强 | B.耐磨损 | C.导电性差 | D.密度低 |
5.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制取氧气的过程本质上是物理变化。 |
B.空气的成分是相对固定的。 |
C.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含氧气约21%,经过人的呼吸作用以后氧气含量变少 |
D.动植物的呼吸、酒的酿造、食物的腐败都包含缓慢氧化 |
6.
有五种物质:①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均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有是( )
A.①④⑤ | B.①②③ | C.②③⑤ | D.①②⑤ |
12.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大于15 mL | B.小于15mL |
C.等于15 mL | D.无法确定 |
3.填空题- (共3题)
13.
有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 ②氧气 ③二氧化碳 ④过氧化氢溶液 ⑤洁净的空气 ⑥硫磺⑦五氧化二磷 ⑧高锰酸钾分解的固体剩余物 ⑨澄清的石灰水。请用序号填空:
(1)不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植物呼吸作用消耗较多的气态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
(1)不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植物呼吸作用消耗较多的气态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
14.
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燃烧匙、⑦坩埚钳、⑧10mL量筒、⑨100mL量筒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__;取用粉末状固体的仪器为___________; 量取8mL的水用_________。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__;取用粉末状固体的仪器为___________; 量取8mL的水用_________。
15.
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________
(2)倾倒液体时,细口瓶口紧靠试管口。 ________________
(3)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_______________
A.防止药品污染 | B.防止试管破裂 | C.防止实验误差 | D.防止液体洒出 |
(2)倾倒液体时,细口瓶口紧靠试管口。 ________________
(3)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6.
通过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在加入药品之前首先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刚刚开始产生的气泡不宜立刻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实验完毕后的操作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用D装置,也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要预先在瓶中装满水,则氧气由______端通入,(填“a”或“b”端,下同)。此时如何想测出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可以用的办法是________,如果还用上图正放的D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氧气,则氧气由________端通入,验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请你根据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测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原理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
利用装置C收集气体时,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
实验结束后,李磊问:“我怎么知道这气体就是氧气?”
请你设计验实消除他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通常应该选用的收集装置C,若用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对氧气性质进行研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小李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另一同学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⑴写出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在加入药品之前首先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刚刚开始产生的气泡不宜立刻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实验完毕后的操作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用D装置,也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要预先在瓶中装满水,则氧气由______端通入,(填“a”或“b”端,下同)。此时如何想测出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可以用的办法是________,如果还用上图正放的D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氧气,则氧气由________端通入,验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请你根据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测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原理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
利用装置C收集气体时,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
实验结束后,李磊问:“我怎么知道这气体就是氧气?”
请你设计验实消除他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通常应该选用的收集装置C,若用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对氧气性质进行研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小李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另一同学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