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乳酸亚铁片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下图为乳酸亚铁片说明书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某人每天分二次服药,一次最多服用_________片,服药时不能喝茶的原因是_______。
(2)234g乳酸亚铁中含铁元素____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

(1)某人每天分二次服药,一次最多服用_________片,服药时不能喝茶的原因是_______。
(2)234g乳酸亚铁中含铁元素____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氯化钙粉末、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请你参与下列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硫酸钙微溶于水,易在碳酸钙表面形成一层隔膜。
(提出问题)上述的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方案设计)小红认为可选用稀硫酸、氯化钙反应制得CO2,小江认为不可能,小江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大家经过讨论后,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与结论)(1)请你填写实验报告中①、②处的内容。
(2)根据探究结论,适合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______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3)分析:实验室不能用实验B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1)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反应速率要适中,便于收集等。请你再写出一种需要考虑的因素:___________。
(2)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有关;
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
(资料卡片)硫酸钙微溶于水,易在碳酸钙表面形成一层隔膜。
(提出问题)上述的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方案设计)小红认为可选用稀硫酸、氯化钙反应制得CO2,小江认为不可能,小江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大家经过讨论后,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与结论)(1)请你填写实验报告中①、②处的内容。
实验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结论 |
A | 剧烈反应,急速放出大量气泡 | 反应速率过快,气体不便收集,不宜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B | 产生气泡,速率迅速减慢,随后反应几乎停止 | 无法持续产生CO2,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
C | 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探究结论,适合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______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3)分析:实验室不能用实验B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1)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反应速率要适中,便于收集等。请你再写出一种需要考虑的因素:___________。
(2)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有关;
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6题)
3.
下列对于化学这门新学科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在研制新材料的过程中,化学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
B.生产、生活中所用物质都来自于自然 |
C.所有的自然现象都可以归属化学研究的范畴 |
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 |
9.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
D.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而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
12.
请依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载人航天飞机常用的液体火箭的推进剂主要是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类(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关于偏二甲肼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是由两个碳元素、8个氮元素和两个氮元素组成 |
B.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 |
C.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
D.偏二甲肼分子中碳、氢、氮原子的个数比为1:4:1 |
14.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氯酸钾制备氧气的实验装置改用高锰酸钾后,不必作任何变动 |
B.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 |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增加 |
D.制取等体积的氧气,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
15.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
B.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
C.用向空中洒水吸收CO2的方法,以解决温室效应 |
D.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
17.
木炭、蜡烛分别在盛有氧气的瓶中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时都发光并放出热量 |
B.燃烧后,分别往两个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都变浑浊 |
C.燃烧后瓶壁都有水雾出现 |
D.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 ![]() |
4.选择题- (共3题)
21.
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
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
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
5.填空题- (共6题)
22.
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下面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项目 标准:①感官指标 :无异味、臭味等;②化学指标 pH 6.5~8.5,铜<1.0 m9•L-1,铁<0.3 mg•L-1,氟化物<1.0 mg•L-1,游离氯≥0.3 mg•L-1等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若水中有异味可以用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除去。
(2)自来水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自来水中的游离氯有少量可转变成氯离子,氯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纯净水的方法是________。
(4)长期饮用蒸馏水________(填“利于”或“不利于”)人体健康。
项目 标准:①感官指标 :无异味、臭味等;②化学指标 pH 6.5~8.5,铜<1.0 m9•L-1,铁<0.3 mg•L-1,氟化物<1.0 mg•L-1,游离氯≥0.3 mg•L-1等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若水中有异味可以用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除去。
(2)自来水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自来水中的游离氯有少量可转变成氯离子,氯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纯净水的方法是________。
A.吸附 | B.沉淀 | C.过滤 | D.蒸馏 |
23.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 (2)2个氧分子_____;
(3)碳酸镁____________; (4)+3价的铝元素______;
(5)3个钠离子______; (6)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1)2个氢原子_________; (2)2个氧分子_____;
(3)碳酸镁____________; (4)+3价的铝元素______;
(5)3个钠离子______; (6)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24.
用“>”、“<”或“=”填空
(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_氧气的体积分数;
(2)50毫升的水与50毫升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_______100毫升;
(3)氧化铁中氧的质量分数________四氧化三铁中氧的质量分数。
(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_氧气的体积分数;
(2)50毫升的水与50毫升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_______100毫升;
(3)氧化铁中氧的质量分数________四氧化三铁中氧的质量分数。
25.
某中学小曹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氧气性质实验时,张强同学不慎碰倒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迅速扶起后,瓶中混入空气的氧气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此,小曹老师让张强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混合气体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①用上图装置收集“半瓶的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何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答:______。
③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张强同学的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_______%,关于使用带火星木条进行的相关实验,由张强同学的计算结果和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①用上图装置收集“半瓶的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何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答:______。
③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张强同学的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_______%,关于使用带火星木条进行的相关实验,由张强同学的计算结果和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26.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甲连接电源_________极,对应图②中______气体(填“A”或“B”)。
(2)用________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________的性质。检验乙管中气体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3)电解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管均有气泡产生,其中______管水位下降得快,其原因是________。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将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图②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回答:①由图②看出,A气体是_____________,B气体是_____。②0~4min A、B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

(1)图①中甲连接电源_________极,对应图②中______气体(填“A”或“B”)。
(2)用________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________的性质。检验乙管中气体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3)电解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管均有气泡产生,其中______管水位下降得快,其原因是________。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将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图②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回答:①由图②看出,A气体是_____________,B气体是_____。②0~4min A、B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
27.
将下列名词的代号填在相应空格内
A.分解 B.吸附 C.过滤
①将食盐与泥沙分离的方法_______;
②化肥碳酸氢铵在炎热夏季的“消失”_______;
③活性炭放入红墨水中,红色褪去______;
A.分解 B.吸附 C.过滤
①将食盐与泥沙分离的方法_______;
②化肥碳酸氢铵在炎热夏季的“消失”_______;
③活性炭放入红墨水中,红色褪去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28.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写出制取O2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写出Fe在O2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拆除实验装置时,最先的操作是__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实验中始终未能检验到O2已集满,原因可能是_______(写一种)。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___(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图G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中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4)若用装置E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进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若用装置E 收集氧气,且氧气从a处通入,则须将装置E________。

(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写出制取O2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写出Fe在O2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拆除实验装置时,最先的操作是__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实验中始终未能检验到O2已集满,原因可能是_______(写一种)。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___(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图G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中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4)若用装置E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进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若用装置E 收集氧气,且氧气从a处通入,则须将装置E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