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之一。
(1)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是利用________性。
(2)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用_______方法将硬水软化。
(3)化学实验中常用水做溶剂,现将铝粉加入到新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X=2NaAlO2+3H2↑。
①NaAlO2中Al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②NaOH属于______(填“酸”或“碱”或“盐”),NaOH中的阴离子为______。
③X的化学式为______,点燃H2之前需_______。
④NaAlO2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1)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是利用________性。
(2)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用_______方法将硬水软化。
(3)化学实验中常用水做溶剂,现将铝粉加入到新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X=2NaAlO2+3H2↑。
①NaAlO2中Al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②NaOH属于______(填“酸”或“碱”或“盐”),NaOH中的阴离子为______。
③X的化学式为______,点燃H2之前需_______。
④NaAlO2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1)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常用的装置。

①装置乙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在该装置中它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
②实验室用KClO3和MnO2制取O2时,应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作为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若用丙装置干燥O2,丙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气体应从_______(填“b”或“c”)端通入。
(2)实验完全结束后,某同学要从剩余固体中提取KCl,实验流程如下:

①为了加快剩余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
②流程中“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
③玻璃棒在“蒸发”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
(1)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常用的装置。

①装置乙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在该装置中它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
②实验室用KClO3和MnO2制取O2时,应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作为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若用丙装置干燥O2,丙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气体应从_______(填“b”或“c”)端通入。
(2)实验完全结束后,某同学要从剩余固体中提取KCl,实验流程如下:

①为了加快剩余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
②流程中“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
③玻璃棒在“蒸发”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3.
在实验室里称量一定质量的Na2CO3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00 g,恰好完全反应,共生成2.2 g的CO2气体(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水的挥发忽略不计)。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Na2CO3+H2SO4=Na2SO4+CO2↑+H2O
(1)Na2CO3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g。
(2)100 g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1)Na2CO3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g。
(2)100 g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单选题- (共11题)
9.
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e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元素能够防癌,因此人们可以大量补充 |
B.亚硒酸钠由Na、Se、O三种元素组成 |
C.亚硒酸钠中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
D.亚硒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0.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
B.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
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
D.氮气很稳定,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 |
11.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用蜡烛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
B.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浓硫酸沿器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
C.实验室中的药品确认无毒的,可以品尝一下感受其味道 |
D.称量氢氧化钠时,固体可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 |
12.
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Fe | Zn |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
B | CO2 | HCl | 通过NaOH溶液洗气、收集 |
C | NaCl溶液 | Na2CO3 | 滴加过量BaCl2溶液,过滤 |
D | CaCO3 | CaCl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A | B.B | C.C | D.D |
13.
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和NaNO2的溶解度相等 |
B.60℃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 |
C.将接近饱和的NaNO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
D.除去NaCl中少量KNO3,可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
5.多选题- (共2题)
15.
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A.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 |
B.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放回原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
C.图书档案室着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打开盛放浓盐酸的瓶盖时瓶口出现白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