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初三化学期末联考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46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

1.综合题(共2题)

1.
下图是家用豆浆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或合金的是 ______(选填一种 物质编号),
(2)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硬度 ______、熔点_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4)传统的生豆浆是用石磨来打磨的,打磨的过程是 ______变化 ;
(5)用操作将黄豆渣分离的方法类似于我们实验中的 ______操作.
2.
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____;
(2)表示的粒子____________
(3)3个锌原子____________;
(4)氯化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是+2价____________
(5)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6)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3.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小试管的作用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水反应。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较纯净的甲烷,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   
(5)若选F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某种气体,应从    (选填“a” 或“b”)通入。

3.单选题(共17题)

4.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拉瓦锡B. 卢瑟福
C. 门捷列夫D. 道尔顿
5.
下列变化中,与缓慢氧化无关的是(  )
A.钢铁生锈B.食物腐烂C.冰雪融化D.白磷自燃
6.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需要5.6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中(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7.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两种B.质量减少C.原子总数减少D.分子总数减少
8.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6
31
 
完全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   )
A.10B.8C.4D.0
9.
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S+2O2SO4
B.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SO4═3Cu+Fe2(SO43
C.镁带燃烧Mg+O2MgO2
D.红磷燃烧4P+5O22P2O5
10.
让3g碳和10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A.10gB.11gC.12gD.13g
11.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锌B.硫酸铜C.C60D.金刚石
12.
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门捷列夫
C.道尔顿D.卢瑟福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4.
下列一些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水分子体积变大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
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
 
A.AB.BC.CD.D
15.
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如下图装置是其中的一种.当被收集的气体从a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b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现若将被收集的气体从b口进入,则它可收集的气体为:①H2②CH4③CO2(  )
A.只有①B.只有①和②C.只有③D.①②③均可
16.
合金优越的性能,能满足许多特殊的用途和高科技的需要.下列制品中使用了合金的是(  )
A.①②③B.全都C.②③④D.①②④
17.
将洁净的铁丝浸入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固体物质,这层物质是下列的(  )
A.ZnB.AgC.Ag和ZnD.Zn和Fe
18.
将铁粉放入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溶液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  )
A.Fe2+B.Fe2+、Zn2+
C.Fe2+、Cu2+D.Zn2+、Fe2+、Cu2+
19.
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20.
取用氧化铜的仪器是
A. 燃烧匙 B. 滴管 C. 镊子 D. 药匙

4.多选题(共2题)

21.
能除去河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
A.沉淀B.吸附C.过滤D.蒸馏
22.
“绿色能源”是当今人类的能源.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A.太阳能B.煤C.风能D.二氧化碳

5.填空题(共6题)

23.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______ C2H2+ ______ O2 ______ CO2+ ______ H2O
② ______ CuSO4+ ______ NaOH═ ______ Na2SO4+ ______ Cu(OH)2
24.
已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如下图所表示的气体物质中:
(1)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2)属纯净物的是 ______.(3)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
(4)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5)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25.
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它由____种元素组成,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_________个原子。
26.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比较
导电性(以银为100)
银  铜  金  铝  锌   铁   铅
100  99  74    61   27   17   7.9
密度(g/cm3
金  铅  银  铜  铁   锌   铝
19.3  11.3  10.5  8.92  7.86  7.14   2.70
熔点(℃)
钨  铁  铜  金  银  铝  锡
3410 1535  1083  1064  962  660  232
硬度(以金刚石为10)
铬  铁  银  铜   金    铝    铅
9  4~5 2.5~3 2.5~3  2.5~3  2~2.9    1.5
 
(1)为什么菜刀、锤子等通常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导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在下列粒子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氢分子、④氧分子、⑤水分子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______ ;(填序号,下同)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______ ; 通电分解水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的粒子是 ______ ; 当水变成水蒸汽时, _____ 粒子没有发生变化,水由 ____ 构成.
28.
根据图示,请按要求填写仪器的序号:

(1)量取一定量的液体,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
(2)用来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容器______________。
(3)可用来给少量物质直接进行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来给物质加热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
(5)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是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7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