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个旧市第二中学2018届九年级9月份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46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

1.综合题(共1题)

1.
(1)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
A.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可防止瓶底炸裂
B.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C.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2)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下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试验。请完成实验报告:(40℃以上白磷就开始燃烧)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测定空气中____的
体积分数。
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
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_____(填整数)的位置上。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氧气约占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A______,B______,C_____ ,D______。

3.单选题(共14题)

3.
二百多年前,哪位法国科学家利用天平进行定量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
A.居里夫人B.侯德榜
C.诺贝尔D.拉瓦锡
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菠萝榨汁B.酒精燃烧C.玻璃破碎D.水分蒸发
5.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气体逸出B.有放热和发光现象产生
C.状态与颜色发生了变化D.有其他物质生成
6.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颜色、状态B.溶解性、挥发性C.密度、硬度D.稳定性、氧化性
7.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B.锌 + 硫酸硫酸锌 + 氢气
C.二氧化碳 + 水碳酸D.碳酸氢铵氨气+ 二氧化碳+ 水
8.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B.净化了的空气C.稀有气体D.澄清的石灰水
9.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氧气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A.AB.BC.CD.D
10.
在“人吸人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D.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汽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11.
人们对空气污染程度的关注不断加强,我市也是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下列气体中可造成空气污染的有:①NO2、②NO、③CO、④CO2、⑤SO2 ()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12.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熄灭酒精灯B.检查气密性
C.滴加液体D.加热液体
13.
下列跟酒精灯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B.引燃酒精灯
C.给固体物质加热D.熄灭酒精灯
14.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  )
A.用25mL量筒量取18.63mL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取12.15g食盐
C.量取5ml 的稀盐酸用100 mL的量筒D.用托盘天平称取8.3g锌粒
15.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把食盐放在右托盘里,砝码放在左托盘里,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克(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用正确的方法称量,则食盐的质量应为(    )
A.15.5克B.14.5克C.15.0克D.14.0克
16.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并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填空题(共3题)

17.
填写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元素名称

__


__

__

__

元素符号
__
He
__
__
O
__
Ne
__
Mg
__
元素名称
__

__

__

__

__

元素符号
Si
__
Ar
__
Ca
__
Cu
__
Hg
__
 
18.
如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
(4)用于取块状固体的仪器是________;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_;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 ;
(7)实验室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19.
做实验要注意节约药品和保障安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用____________,固体只_________即可。当采用容积30mL的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试管所盛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超过______mL。

5.实验题(共1题)

20.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下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填字母)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发现____。.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和_____两种物质。
(4)熄灭后,有___从灯芯飘出,用火柴迅速点燃,火焰是否能顺着该物质将蜡烛点燃?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